东北网绥化9月7日讯(李永珍特约记者马明超)近年来,海伦市把绿色富硒鲜食玉米作为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带动了富民增收产业。全市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富硒甜糯玉米格局粗糙。
独特的资源禀赋造就了独特的品质。海伦地处松嫩平原寒黑土和富硒土壤带的“核心区”。全市465万亩耕地普遍富含天然硒,自然产出的农作物均含硒。被中国营养学会授予“中国黑土硒都”称号。海伦是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土壤无工业“三废”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有机质含量高。98%的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99%的土壤自然符合A级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要求。海伦的第三积温带是满足鲜食玉米生长最佳条件的主要地带。这里是种植优质鲜食玉米的黄金地带, 适宜种植面积300万亩以上。而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生产出来的鲜食玉米口感软滑,香甜可口。经权威机构检测,新鲜玉米含糖量高达14度。
完整的技术体系提供了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海伦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搭建了产学研平台。中科院在海伦设立了农业生态实验站,多位院士和专家进驻海伦开展专业研究。特别是在鲜食玉米龙头企业原野食品公司,成立了全省唯一的县级企业院士工作站,组建了专业的技术团队,研究农牧结合的高效循环农业模式。东北农业大学在“原野食品”设立了实习实验基地 进行新品种试验和新产品研发。“原野食品”已被评为省级鲜食玉米产业园,正在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该市依托农技推广中心,建立了城乡三级技术服务网络,鲜食玉米生产全过程严格按照绿色富硒有机生产技术规程操作。
三次产业融合的循环经济模式拉长了产业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推广,建立了甜糯玉米套种毛豆和蘑菇套种的轮作循环模式,利用玉米秸秆和鲜食玉米加工剩余废弃物生产青贮饲料、养牛养鹅的养殖循环模式,玉米田套种毛葱、玉米田养鹅的立体循环模式,构建了复合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原野食品公司已形成集万亩糯玉米种植、万吨糯玉米加工、万吨青贮饲料加工、千头有机牛养殖、万吨有机肥加工、商贸物流于一体的闭环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 省内有机鲜食玉米。海伦发展了鲜食玉米三大龙头企业,新北香牌速冻粘玉米被评为黑龙江省名牌产品,销往北方、上海、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场,深得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