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工作品牌名单公布

   2023-05-10 480
核心提示:与此同时,东海县还通过差异化教学、基层开展“进新时代”理论、“显才华、显岗位”、评选文明家风、“携手圆梦”、“一对一结对”精准扶贫、“爱国爱党爱乡”主题教育、“共奔小康、共担责任”、“红白事”等八项行动,实施日常行为养成和主题行动让“无产”。

【联网】(王飞、张晨晨)近日,笔者从市文明办获悉,为激励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先争优、开拓创新,经市文明委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审定,市文明办决定授予赣榆区“连欣供电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10个项目为第五届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工作品牌。许巍新区党群部门“建设许巍新区志愿服务总队”、市发改委(信用办)“建设信用文明港城”等10个项目荣获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第五届十大工作品牌提名奖。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继续发挥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工作品牌的引领作用,推动各项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各地、各单位、文明单位也要认真学习借鉴品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务实做法,努力探索品牌、精心培育品牌、持续深化品牌,以更高的位置、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努力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连欣力量”志愿服务

提交单位:国家电网连云港供电公司

“连欣电力”志愿服务队是由国家电网连云港供电公司发起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现有成员1542人。“连欣电力”意味着供电企业和整个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服务队于1985年开始志愿服务活动。历经35年变迁,始终牢记“民电产业为民”的初心,忠实践行“服务港城人民,共创美好生活”的使命。

连续25年服务“时代楷模”王吉财、王世华,连续20年帮扶灌云南岗乡抗战老兵,连续20年资助灌云河尾小学,连续17年帮扶聋哑老人钱玉兰...依靠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清晰的组织架构,他们保证了各项服务的正常顺利开展。同时,服务队坚持“一颗赤子之心”的定位,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战时电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服务队以爱心投入到医疗机构抗疫、保电、支援疫区防控工作中,为抗疫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凭借这些优异的表现,他们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清风细雨”团队、“草根发明家”陈吉祥、“乡村点灯人”袁、“创新工匠”尚庆功,服务社会、关爱港城,既体现了价值认同,也凝聚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服务队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团队成员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名个人和1个团体被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行先试。

提交单位:赣榆区文明办

赣榆区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和省级双试点县,肩负着为全市探索文明实践经验的使命。赣榆区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个性化、精准化、常态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打造了村长、船头、码头文明实践载体,创新了“四令”工作法。

在沿海地区,搭建村头、码头、船头三个服务平台。在村头,建立文明实践体验室;在码头,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成立了“海燕志愿服务大队”;在船头开展“五星级文明船、船员房、党员示范船”评选活动,随时随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在平原地区,他们深入到三个地方:车间、车间、田间。在车间里,促进员工之间的“老师+徒弟”家庭关系,帮助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在车间,组织300名网格员和“农村村民”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科学普及等活动;在田间地头,组织400名乡村振兴专家、农技专家与群众蹲点、钻大棚、解难题,实施涉农服务项目,精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在丘陵山区开展养老、服务中青年、教育青年“三好”服务。创新“四单”工作方法,就是实行车站“下单”、服务队“接单”的机制, 区级中心“派单”,群众“评单”。

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的“5678”建设模式

提交单位:东海县文明办

东海县结合地方特色,创新创建“5678”工作模式,推进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还被列入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县。

为构建顺畅的网格布局,东海县整合各类岗位资源,建立1个县中心、7个部门分中心、21个实践站、362个实践站、58个实践点,五个层级共449个岗位。县委专门成立了全额拨款的机构,从事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教育平台,即依托特色平台和优势资源,举办了13000余场特色活动,做大做强了杜菁理论大讲堂、百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地教育、少儿版画教育、朱自清文化鉴赏、“农事读书”志愿服务、“巾帼不让须眉”典型示范引导等六大特色品牌最美东海人”。

拥有一个全面、专业的志愿服务组织,也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力举措。为此,东海县专门成立了县总队和乡镇支队,7个部门在“多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率先成立了拥有5万多名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在此基础上,招募各类志愿者14万余人,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500余支,推动一批既叫好又长期受欢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与此同时,东海县还通过差异化教学、基层开展“进新时代”理论、“显才华、显岗位”、评选文明家风、“携手圆梦”、“一对一结对”精准扶贫、“爱国爱党爱乡”主题教育、“共奔小康、共担责任”、“红白事”等八项行动,实施日常行为养成和主题行动

让“无产”社区“有人管理”——西方无产社区治理的经验

提交单位:市开发区组织宣传部

市开发区中云街道西朱朝社区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服务管理理念,通过“先服务后管理”、“先解难后收费”、“先引导后规范”三大服务理念,管理无物业社区盖华东苑,创新性地解决了无物业社区的管理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社区代管后,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拿出部分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彻底疏通小区3000米污水管网,清理化粪池5个。同时,更换路灯线路,安装190盏路灯和楼道灯,安装28个新的监控摄像头,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为了解决物业费难的问题,社区成员利用节假日和晚上挨家挨户走访,梳理问题和矛盾。在被承诺只要解决问题就交物业费后,社区针对居民的各种问题,如漏水、渗水等,制定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安排专人与市、区两级房管部门协调10余次。通过共同努力,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从开始没有居民交物业费到现在有218户交了费,管理也从没有物业管理到保安和保洁逐渐步入正轨。

此外,西朝各社区还在楼道、绿化带设置宣传栏、广告牌30余个,并动员共建单位在楼道安装便民信息栏25个,加强对居民的文明引导和思想宣传。组织老党员、老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开展“文明创建,志愿先行”等活动,掀起文明社区创建热潮。

高新区刘冬德江岛堂

提交单位:高新区党群部门

高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传统道德讲堂的基础上,加强移动性、普及性和竞争力,每月采取街道、社区轮流举办的形式,推动“移动道德讲堂”办出实效,有所创新。

通过竞争机制促进创新动力,高新区创新评价机制,以评促建。成立由区创意办检查组成员、各街道分管领导、社区负责人组成的评审团,每月到现场打分评估。2019年,高新区举办了9场流动道德讲堂,吸引了1100余人参加,在大浦社区和长浦社区评选出2场优秀道德讲堂,9名年度“优秀讲堂”受到表彰,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

此外,高新区流动道德讲堂在学政策、讲故事、唱红歌、学典型、诵经典、谈感受六个方面开展活动。邀请82岁高龄的江苏海洋大学志愿者徐宝新党员等讲师讲述身边故事,组织观看《对越自卫反击战》等纪录片,开展孝道、同心绘党旗、文明相约等文化讲座。

税务系统“爱兰炼”,用文明打造品牌。

提交单位:市税务局

在新冠肺炎共同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市税务局积极发挥“爱心兰炼”在帮助社会抗击疫情、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中的积极作用,让“蓝莲花服务之星”活跃在疫情防控和服务企业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爱心兰炼”的深刻内涵。

疫情防控期间,市税务局采取降低受疫情影响纳税人纳税额、延长申报纳税期限、延长缴纳社保费用期限等措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救助力度;积极落实疫情期间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实体企业的影响;不断拓展“非接触式”纳税服务,推出发票“网上申领免费送”,营造安全高效的纳税环境。截至目前,我市二月征期网上申报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九,通过网上和自助办税设备申领发票的比例超过百分之九十七...

在“爱兰炼”文明品牌的浸润下,市税务局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8年,14个基层党委、局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实现了文明创建“满堂红”,赣榆税务爱心妈妈团队被评为江苏时代楷模。同时,该局还荣获“五四”时期全国红旗团总支、全国妇女文明岗、全国妇女劳动模范、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等称号。

“推车”志愿服务

提交单位:市革命纪念馆

2014年5月25日,市革命纪念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功能,紧扣红色主题,以生活党史资源打造以“电车”为核心的公益品牌,成立了电车志愿者协会、电车公益基金、电车主题邮局,延伸出“红色足迹志愿之旅”、“儿童谈港城”、“寻找信仰之源”等数十个志愿服务项目。

目前,大车志愿者协会注册志愿者1000余人,有党员干部、部队官兵、教师、学生、烈士子女等,其中13岁以下的青年志愿者近50人。协会每年开展数百次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4200小时,免费讲座600场,受众数万人。

电车精神是港口城市红色文化的重要标志。协会先后荣获优秀志愿服务品牌、优秀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市级机关优秀志愿服务品牌等称号。“红色足迹志愿之旅”项目获第三届江苏省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银奖。徐建红、辛淑轩获得省级金牌志愿解说员称号。

“海恋子”连云港青少年艺术成长营

提交单位:市文化馆

市文化馆于2014年实施的“海联子”连云港青少年艺术成长营项目,是我市首个青少年社会艺术教育志愿服务项目。项目广泛组织文化艺术志愿者,为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及其他需要特殊关爱的儿童推广海莲子“六位一体”服务:上一堂优质艺术课、参加一次文化创意活动、观看一场高水平艺术展、参加一场舞台或展览、参加一次艺术夏(冬)令营、有一次艺术成长记录。“多播一颗种子,地球就不一样了!”是“海莲子”团队一直坚持的服务理念。

目前,“海恋子”团队已经招募了563名有特长的文艺志愿者。通过不断完善志愿者的注册、培训和服务机制,确保更加系统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组建“莲子关爱联盟”、“苍梧艺术培训联盟”,实现“营”项目、“关爱”项目、“义工团”项目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创新志愿服务内涵,拓展社会工作领域。多年来,“海联子”团队足迹遍布全市89个镇(街道)、75所学校、75家企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直接受益儿童10万余人。

社区“文明润家”家风巷建设

提交单位:连云区李安运街道

连云区李安运街道结合李安运老街特色,在社区开展“文明跑回家”家风胡同建设,通过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推动移风易俗宣传,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层面的落实和自觉。

为打造传承家风的新阵地,家风巷以漫画、顺口溜为形式载体,在流动性大、两侧墙体宽阔的西山路上悬挂宣传展板,展示家风童谣、名人家训、美德家风、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等内容,引导居民从自身和身边小事做起,践行良好家风,培养高尚情操,争做文明居民。嘉丰巷的宣传内容有家训、邻里、移风易俗等主题,安装了300多块展板,面积约1000平方米。

同时,社区还依托家风宣传阵地,开展以“传承家风,诚信为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每年举办家风大讲堂、未成年人家训朗诵比赛、传承良好家风文艺演出、邻里互助等活动10余场。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多样,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家风巷以家风家训为主题,以提高居民道德水平为目标,在全街道营造“传承家风家训,争做李安运好人”的浓厚氛围。

此外,嘉丰巷作为全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在弘扬良好家风家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嘉丰巷为样板,先后打造了全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多个品牌,广泛开展家风家训创建活动,先后评选出李安运街道十大“魅力之星”、“和谐家庭”、“优秀志愿者”,取得了“创新载体弘扬文明,培育文化软实力”的良好效果。

拓展新载体,吹进一楼文明新风和一条主题走廊

提交单位:海州区文明办

楼道是居民回家的通道,是邻里之间情感交流的平台。目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文明走廊”有利于提高居民文明素质,营造文明、和谐、幸福的邻里社会氛围。

为营造整洁有序的楼道环境,海州区依托社区网格化治理,以镇街为底,完成楼道基础设施提升工作,组织安装楼道灯2万余盏,提高楼道亮灯率和亮灯率,照亮居民回家路。同时,做好楼道卫生,营造干净卫生的环境。同时,走廊主题由居民协商决定,一廊一主题,主要包括“核心价值观”、“孝亲爱亲”、“邻里守望”等主题。目前,全区已建成400多条文明走廊。

文明是社区最好的名片,和谐是家园最美的风景。为最大限度方便居民生活,在楼道醒目位置设置便民角、信报箱、公示栏等,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消息,提高文明楼道的使用率。

第五届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工作品牌提名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yume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