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畅通物流,保障供应,解决“钱荒”——重庆加快保链稳链助企业脱困的经验。
目前是劳动节假期,但重庆CRRC常可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的许多工人正在加紧油漆地铁车厢。“前几天我们还担心车体运不出去。”该公司采购总监彭维表示,由于司机被要求隔离14天,从吉林运来的一辆地铁车体无法到达,影响了既定的生产计划,面临违约风险。向政府部门汇报后,重庆经信委立即与多部门对接,车很快就到了工厂,保证了公司的正常生产。
最近在重庆,类似经历的企业还有很多。受上海、吉林等地疫情影响,许多企业面临着备件和物流短缺等问题。尤其是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工业企业,链条长,运输距离长,供应商多。保持链条稳定已经成为广大企业的“心头希望”。
畅通物流,保证供应,解决“钱荒”...近日来,重庆全力实施保链稳链行动,成立汽车、电子行业专班,实行“一企一专班”、“一链一策”,以最快速度响应企业需求,确保供应。迄今为止,已经收集并持续解决了500多个供应链问题。
“针对物流运输和供应商停工两大问题,我们密集制定政策,千方百计解决堵点和难点。”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多部门通力合作,畅通航空、铁路、公路通道,已向企业发放《物资保障运输车辆通行证》572张,帮助重点企业申请上海出港通行证近百张,发函协调产品海关查验、转运等事宜。现在大量卡车源源不断地向重庆运送物资。为督促供应商复工复产,经济和信息化部汇总了长三角地区712家龙头企业重点支持企业名单,并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 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多渠道加快复工复产。
几天来,华润微电子重庆园区每天生产上百万片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经营稳步推进。该公司副总经理庄恒谦表示,企业大量原材料来自长三角地区。政府部门帮助列入重点产业链“白名单”后,不仅企业生产有保障,长三角的供应商也在正常经营。
“为了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我们还帮助企业寻找替代货源,调整生产流程。”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多重举措下,连锁维稳正取得实效,重点企业反映供应商停产供货、物流不畅等问题已解决130余个。
既解燃眉之急,又谋长远之策。记者了解到,作为制造业大市的重庆,还计划系统分析疫情下重庆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问题,针对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等“缺项”和“弱项”规划招商项目清单,精准吸引企业,推进一批修链、延链项目,助力“强链”。
资金问题也是制约企业稳定生产的一大制约因素。连日来,政府部门及时向企业注入资金“活水”,助其脱困。近日,浦项(重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收到税务部门抵退税款950万元后表示:“由于急需采购钢材,我们资金压力很大,这笔钱弥补了一半以上的资金缺口。”
近期,重庆还开展了产融互动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将推动银行积极落实科技再贷款和应急再贷款政策,推广不还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