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技术03难处理废水的有效预处理--臭氧氧化

   2025-09-03 00
核心提示:利用机械混合气泵,臭氧气泡和叶流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充分混合、溶解和释放,0-30μ m的臭氧微气泡均匀分散在被处理水中,不仅大大增强了臭氧与被处理水的接触氧化效果,还具有气浮效果,增强了工艺对较大颗粒的物理分离和去除效果。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 * *制药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曝气生物滤池相比,* * *制药废水出水中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66%和15%,出水水质优于单独使用曝气生物滤池,该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 * *制药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相关和

一.基本原则

该方法适用于难降解物质的废水预处理步骤。利用机械混合气泵,臭氧气泡和叶流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充分混合、溶解和释放,0-30μ m的臭氧微气泡均匀分散在被处理水中,不仅大大增强了臭氧与被处理水的接触氧化效果,还具有气浮效果,增强了工艺对较大颗粒的物理分离和去除效果。超声波技术的耦合利用了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使微米级气泡的边界产生瞬间高温,创造了类似于湿式氧化的特殊条件,可以显著增强臭氧氧化的效果。此外,各种耦合技术如紫外光的光解和催化, 过氧化氢的辅助氧化和粉末活性炭的催化可以与臭氧氧化灵活耦合集成。综上所述,一体化设备可以根据处理水水质和车间位置灵活设计多技术协同催化的技术组合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臭氧接触氧化塔的处理效果。

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下:气泵溶解-布水-接触释放-浮渣分离,具体如下:

1.首先,反应器进水和臭氧发生产生的臭氧气体通过机械混合溶解泵充分分解后,注入臭氧高级塔底部的配水仓;

2.处理后的水通过配水仓顶部的孔板进入微气泡释放接触区,进行微气泡释放;

3.含渣液流继续向上进入浮渣分离接触区,不含渣液流向下流入气液分离接触区,一部分通过出水口排出,一部分回流至溶解泵进水管。

4.在氧化塔的微气泡释放接触区上方安装超声波振动器和UV254紫外光源,提供超声波和紫外光的协同催化;

5.浮渣分离接触区产生的浮渣溢流至浮渣收集槽,并通过浮渣排放口排出;

6.纯氧源通过干燥器后为臭氧发生提供补充气源,氧化塔气液分离后的尾气通过尾气排放口和单向阀依次进入碱吸收罐、酸干燥器和尾气干燥器,并回收至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为其提供回流源;

7.湿式计量加药系统将混凝剂、粉末活性炭和过氧化氢分别输送到机械混合溶解泵的进水管路上,提供粉末活性炭/过氧化氢的混凝和协同催化作用。

三。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臭氧投加量为3.5 g/L,30%浓度H2O2投加量为0.4 mg/L,超声波功率为300W/m3,254 nm紫外辐射投加量为300 J/m2,PAC投加量为10 mg/L,接触氧化时间为0.5 h,COD去除率为40%,接触氧化时间为1.0 h,COD去除率为70%。

四。相关和类似的应用案例

CuO/Al2O3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酸性红B的研究表明,当CuO负载量为1.0%,催化剂加入量为5.56 g/L,臭氧流量为15 L/min,反应时间为40 min时,酸性红B溶液的COD去除率可达72.9%。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 * *制药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曝气生物滤池相比,* * *制药废水出水中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66%和15%,出水水质优于单独使用曝气生物滤池,该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 * *制药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高浓度农药废水的理论研究表明,臭氧催化氧化后cod平均去除率高达75.35%,同时由于催化氧化可以破坏其有机生色基团,出水色度大大降低,色度平均去除率约为92.17%。

紫外辐射H2O2和PMS对垃圾渗滤液尾水的准好氧氧化研究表明,紫外辐射H2O2和紫外辐射-硫酸盐(UV-PMS)体系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优于单一体系。初始pH值和氧化剂投加量可以显著影响两个系统的降解效率,增加氧化剂投加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两个系统对渗滤液尾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两种体系在酸性条件下都有较好的效果,初始pH值的增加可以抑制两种体系中有机物的降解,尤其是在UV-H2O2体系中。在* * *(初始pH值为3,氧化剂投加量为0.084 mol/L)条件下,UV-H2O2和UV-PMS系统处理后的出水COD去除率分别达到72.09%和56.22%。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公告】跨度网可以发带网址的外链啦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