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地方都进行了作物种植试验。
初夏是个好季节,插秧正是时候。5月9日,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研究院宣布,由生物降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制成的农用地膜已在中国多地种植。
目前,中国农业电影产量和覆盖面积均居世界第一。农膜已成为继化肥、农药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生产资料,被誉为继良种、化肥之后的第三次农业技术革命。但农膜多为不可降解塑料,农田多年积累的残膜污染农业环境,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减产15%~30%。开发可降解、环境友好的生态农膜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仪征化纤通过多年的产学研联合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降解材料的工艺技术和产品配方。可生物降解的“三姐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PBAT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已在万吨装置上实现工业化。仪征化纤以自有专利“一种长链支化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为基础,围绕市场和下游用户的各种需求,致力于PBAT系列产品的开发。
据仪征化纤化工技术资深专家戴介绍,仪征化纤生物降解材料团队研发的农用地膜已在辽宁水稻、山东寿光蔬菜、贵州玉米实验基地种植,蔬菜大棚吊带、牙刷、梳子等生物降解旅游产品也在实验阶段。
仪征化纤可生物降解PBAT已用于大型商用超级塑料袋等领域。2021年9月,中国石化向冬奥会延庆赛区所在地张山营镇捐赠了10万个易捷牌可降解塑料袋,材质为仪征化纤的生物降解材料PBAT,主要用于比赛场馆服务和市民生活需求。
PBAT的熔融指数是下游用户关注的关键指标。熔融指数越低,改性制膜生产过程越稳定,后期产品强度越高,越耐用。经过多次改进,今年4月中下旬,仪征化纤成功开发生产出高质量、低熔融指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PBAT。装置运行稳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国内用户的认可。PBAT的熔融指数可以自由调节,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下一步,仪征化纤将重点加快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建设,加强技术攻关,提高产能,拓展农用地膜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