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马佳)化妆品隐形眼镜为什么会成为暴利行业?中国商报记者发现,目前,化妆品隐形眼镜市场充
“贴牌”后暴利产销价格翻倍
美容隐形眼镜是关系到眼睛安全的医疗器械产品。颜色各异的化妆品隐形眼镜市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中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销售的大部分化妆品隐形眼镜产品仍采用贴牌生产模式,换个标签利润会翻倍。
"几乎所有在中国销售的美容隐形眼镜产品都来自同一个或几个代工厂."一位化妆品隐形眼镜产品经销商告诉记者,一些品牌的化妆品隐形眼镜产品在原厂产品出厂后可能会进行二次加工,但成本基本在10元以内。“只是外包装上的品牌有价值,产品是一样的。”
换个包装能赚多少倍的差价?记者以化妆品隐形眼镜生产厂家的身份,致电广州一家代工厂,对方表示化妆品隐形眼镜产品最低起订量为5000-10000片,最低价格在2元左右。当得知记者没有自己的品牌时,厂方表示也可以“贴牌”,为记者联系相应的品牌代理商。“第一次做化妆品隐形眼镜生意,可以找一些鲜为人知的品牌,低价出售。网店流量增加的时候,还可以换其他品牌。如果订货量在5000件以下,也可以直接向代理商订货。”对方说。
记者查询了一些电商平台,发现化妆品隐形眼镜产品的销售价格非常混乱,同一款产品甚至出现了三四个价格。以博士点&隆布公司的一款美容隐形眼镜产品为例。在官方旗舰店,单品价格为80元,但在很多标注为“代理销售”的店铺,同款产品的价格从58元到70元不等。记者询问了上述店铺的客服,对方表示产品不是假货,都是同一家工厂生产的,只是拿货渠道不同。
“国内很少有品牌用自己的工厂生产美容隐形眼镜产品,产品都是一样的。”上述广州代工推荐的一家化妆品隐形眼镜代理商小王告诉记者:“由于成本足够低,每个代理商都有自己的定价权,市场上越贵,化妆品隐形眼镜代理商之间的差价就越大。还是几十元的小牌子起步,容易回本,风险小。”
作为进口的内销不达标。
90后女孩小美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一种名为Etoe的进口美容隐形眼镜产品导致她的眼睛过敏和发红。小美告诉记者,因为看了很多关于国产美容隐形眼镜产品安全事故的新闻,所以特意找了一款进口的美容隐形眼镜产品。在维权过程中,她还了解到,自己购买的标榜为进口的产品,其实也是国内生产的。
记者查询电商平台发现,大部分标有“进口”字样的美容隐形眼镜产品,在标签页上并未显示医疗器械资质的相关证明。
在Choli旗舰店,记者向客服询问了一款标注为“进口”的美容隐形眼镜产品,客服向记者提供了济南米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医疗器械资质证书,记者电话咨询了济南蜜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对方表示该公司只生产国产美容隐形眼镜产品。
“有些化妆品隐形眼镜品牌可能和海外进口化妆品隐形眼镜品牌有合作,或者租用品牌名称,所以在店铺里进口。仅仅使用品牌名称,产品仍然在中国生产。价格也更高。”国内某新锐美妆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公司在做“反向生意”,因为国内生产成本低,一些日本、韩国等厂商会在国内大量购买产品,然后运到海外贴标,再卖回内地。产品的价格也会翻几倍,但消费者最终还是会买国货。
记者在另一家有厦门日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医疗器械资质的化妆品隐形眼镜品牌相关证书中发现,厦门日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化妆品批发和化妆品零售,但不包括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生产。对此,记者致电该公司询问,但截至发稿,电话一直未接通。
“医疗器械的相关证书是代工厂提供的。一个代工厂同时生产几个品牌,所以会出现几个化妆品隐形眼镜品牌使用同一个证书的情况。”上述化妆品隐形眼镜代理商小王坦言,很少有消费者会在意医疗器械证明文件上的批号和名称。
此外,根据《广告法》第十六条,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2)说明治愈率或有效率;(三)与其他药品、医疗器械或者其他医疗机构相比,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四)利用广告代言人进行推荐和证明;(五)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资本竞争行业的发展亟待规范。
根据行业咨询机构智研咨询的数据,到2025年,隐形眼镜市场有望超过110亿元,发展空间可能超过欧美市场。而70%在网上买隐形眼镜的人会买美容型的隐形眼镜。化妆品隐形眼镜的兴起直接带动了日抛产品的增长,日抛产品客单价会更高,这无疑会带动整体销量的增长。
借助资本,化妆品隐形眼镜市场有望实现标准化吗?业内人士认为,突破OEM模式是化妆品隐形眼镜行业标准化的关键一步。目前,国内美容隐形眼镜产品大多来自甘肃康仕达科技集团、吉林瑞尔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晶硕光学有限公司,美容营销从业者孔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资本的注入可能会推动美容隐形眼镜品牌在研发方面做出更多努力,突破现有的代工模式。有的品牌自己建了生产线,做了“海贼王”的标准。未来,只有有实力、有技术、有积累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有足够的话语权,不规范的小厂和品牌才会被淘汰出市场。
“短期内,化妆品隐形眼镜品牌很难在价格和质量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国内某美妆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相关部门审批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因此产品很难实现盈利。也期待资本能够在上市初期培育和扶持一些前沿的化妆品隐形眼镜品牌,在化妆品隐形眼镜方面形成独立的产业供应链,更好地帮助消费者获得更高品质、更安全的化妆品隐形眼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