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推进我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结
七月的科尔沁大地,处处是风景,美不胜收。由内蒙古鑫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奶(肉)牛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第七牧场位于布拉格市科左后旗巴呼塔苏木依、嘎查,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格外耀眼,绘就了一幅生动的“牛”的画卷。
这是我市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基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保持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目前,苏木91个乡镇中,万头以上基础牛64头,超过2/3;2103个嘎查村中,以牛为主导产业的有1260个,超过1/2;76万农牧民中有18万多人从事肉牛养殖,接近四分之一;106万农牧民受益于肉牛产业链。
加强政策扶持,发展肉牛产业
北纬42°至45°之间的地区是世界公认的黄金畜牧业带,通辽就位于其中。这里有2000多万亩森林、3000多万亩草原和近2000万亩耕地交替分布。四季的温湿度、土壤成分的构成、水源和降雨条件都为牧草和牲畜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也为我市养牛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着眼长远,立足未来,市委、市政府编制了《通辽市2022-2025年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022年全市牛存栏量达到350万头,其中能繁奶牛170万头。历年屠宰肉牛120万头,全市屠宰加工15万头。奶牛繁殖成活率达到80%,规模化肉牛养殖比例达到48%以上,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到2025年,牧业年牛存栏量达到400万头,其中奶牛220万头,历年出栏肉牛150万头以上,600,000头肉牛将在该市屠宰加工。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到60%以上,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同时,成立了通辽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牧、发改、财政、工信、金融、商务、科技、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成员,统筹规划、决策,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把肉牛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出台配套政策很重要。为充分发挥肉牛产业优势,夯实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基础,我市出台了《通辽市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通辽市2022年政策性肉牛养殖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以及通辽市进一步扶持肉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肉牛养殖企业(养殖场/户)给予了大力支持,激发了肉牛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场(户)的积极性。
加强资金支持,解决后顾之忧
科左后旗素有“牛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该旗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全旗的主导产业,质量和速效并重,引导和鼓励农牧民养牛。2021畜牧年,科左后旗共有奶牛92.53万头。
内蒙古鑫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奶(肉)牛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第七牧场,占地1700亩,总投资8.7亿元。主要建设存栏规模为2.5万头奶牛的一体化大型养殖场,包括15个通风挤奶牛舍、14个自然通风配种育肥牛舍、1个位于利拉拉瓦尔的80座自动挤奶厅及配套基础设施。牧场建成后,可提供300个工作岗位。同时能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相关产业,增收致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促进科左后旗养牛业规模化、信息化、产业化。
为了高效、精准地服务养牛业,中国银行通辽分行在科左后旗成立了首家养牛业金融服务中心,并推出了专门针对当地农户的“汇牛贷”业务。今年一季度,中国银行科左后旗支行发放“汇牛贷”514笔,金额5012万元。为了促进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左后旗加强了资金保障。2021年,驻旗金融机构共投放牛贷25.76亿元。2022年1-5月,养牛贷款13.3亿元,目前贷款余额30.4亿元。
为加快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还制定了26条扶持政策。《扶持政策》提出,市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优良牛肉种质资源,培育优质公牛和科尔沁肉牛新品种;在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种子补贴的基础上,按照农牧部门的测算标准,对冷冻精液生产成本差额进行补贴,确保全市范围内冷冻精液质量好、数量足、免费供应;对认定为市级肉牛养殖核心群的养殖场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与此同时, 肉牛政策性保险的实施覆盖了育成牛、育肥牛、犊牛等肉牛的全生命周期;市财政出资2000万元加入肉牛
加强示范带动,帮助群众增收
7月13日,左克中旗奥丰集团旗下的冯润牧业为港澳活牛养殖基地提供了40头丰满匀称的“科尔沁牛”,开启“港澳之旅”。
澳丰集团于1998年注册成立,2000年被国家检验检疫局认定为供港澳活牛基地。如今,它已连续22年向香港和澳门供应活牛。是全国育肥牛生产基地和国内重点供港澳育肥牛口岸之一。
目前,冯润牧业供港澳活牛养殖基地育肥牛约1500头。除了企业自主养殖,很多都是从当地牲畜交易市场和农户家中收购。近20年来,随着科左中旗黄牛改良的进一步加快,农牧民对优质肉牛的认识得到了提高。经过长时间的饲养,农民家中优质肉牛的数量逐年增加,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扶持龙头企业,通过市场联动效益促进中小农户共同发展,是科左中旗全力打造国家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举措。农业与企业利益的紧密连接,有力推动科左中旗打造集良种繁育基地、肉牛交易基地、深加工基地为一体的牛肉全产业链,实现了肉牛从饲养、加工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形成了肉牛养殖、交易、育肥、屠宰、育肥的规模化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是推动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主力军”。只有让龙头企业和群众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肉牛产业的稳步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引进培育屠宰工艺,升级加固,前端扩大种肥,后端发展深加工。一方面,要“盘活”一些进了ICU、主动成为“植物人”的企业,引导其强身健体、发展壮大,尽快恢复有效产能。另一方面,要以“引进来”为主,以资金实力强、专业化程度高、市场渠道覆盖广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合作的方式引进一批新的市场主体,尽快形成精深加工的示范,促进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校对:孙凤
审计:阿里马
本文来自[-中国通辽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