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奶糖、北冰洋汽水、娃哈哈AD钙奶、潘潘白薯片...这些国产零食伴随了几代孩子的成长。与此同时,创造了这些经典产品的零食公司创新不断,不断追赶新潮流,与孩子一起“成长”,让童年的味道停留在舌尖。
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味蕾总能勾起童年的回忆,年纪大的人对大白兔奶糖情有独钟。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六七十年代,大白兔奶糖对孩子来说是“奢侈品”,吃一个就像过年一样。剥开糖纸后,孩子总是不愿意吃得太快,而是细细咀嚼。糖果在他们嘴里融化后,牛奶的味道仍然缠绕在他们的舌尖。
改革开放初期,孩子们的零食比较多,但是国内的零食品牌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资金和技术上都无法与国外品牌抗衡。市场上的高端零食被外国品牌牢牢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娃哈哈于1987年成立。
90后的杨先生是娃哈哈的忠实粉丝。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没有多少零花钱。一盘6小瓶的娃哈哈AD钙奶花了四五块钱。那时候他经常攒够一个星期的零花钱,去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一盘娃哈哈AD钙奶,一瓶一瓶喝下去,然后眼巴巴地盼着下周攒够零花钱。“这是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现在有时候看到超市货架上有娃哈哈广告钙奶,我也会买一板。”年近30的杨先生说。
杨老师念念不忘的娃哈哈AD钙奶,1996年上市,一上市就受到孩子们的喜爱,这与娃哈哈在产品理念和生产工艺上的创新是分不开的。“当时市场上大量的国外品牌并没有提供多种产品,主要限于三种口味的饮料,即乐、柠檬汁和橙汁,孩子们的选择余地很小。”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后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娃哈哈AD钙奶口味酸甜,兼顾口感和营养。因为我们当时采用了全新的生产工艺,保证了饮料中蛋白质和维生素A、D的稳定性。”
娃哈哈推出AD钙奶的同时,专注休闲食品的福建潘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泉州晋江成立。谈起进军休闲食品行业的初衷,潘潘集团董事长蔡金坤给本报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1995年,在天津的一家商店里,蔡金坤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缠着妈妈买虾条。他妈妈一开始不买,男孩一直哭到满意地拿到了他想要的那包虾条。这让蔡金坤意识到,虾条等休闲食品在当时有着广阔的市场。只要生产出更适合中国儿童的产品,外国品牌就能“赶超”。
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潘潘开发出第一批产品“潘潘白薯片”。与当时市场上流行的薯片不同,潘潘白薯片色泽嫩黄,含油量低,保质期长,内部纤维更加致密,深受消费者喜爱。蔡金万说:“当时公司订单不断,经常加班生产,厂外排着长长的运输队伍。”这种产品经久不衰,至今仍能在超市看到。“小时候常吃的薯片,现在吃起来还是很好吃的。”有网友这样评论。
创新和丰富零食产品线
儿童零食市场竞争激烈,新产品层出不穷。如何让品牌常青?宗认为质量和诚信是企业的根本。为此,娃哈哈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和分级质量监管体系,防范食品安全问题。
创新丰富产品线,打造“明星产品”是国内零食品牌做大做强的法宝,但潘潘为此遭遇了不少挫折:
潘潘白薯片出名后,蔡金坤想打赢这场仗,把白薯片做得好吃又有营养,从而进一步占领薯片市场。经过R&D团队的技术研究,潘潘将鸡蛋和牛奶添加到薯片中,开发出了“鸡蛋牛奶薯片”。然而,这款投放了大量广告、提前布局市场的产品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大量产品滞销。“这个产品的生产最终亏损了两三千万,给刚刚成立的潘潘食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蔡金坤说,这导致潘潘食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敢有大的市场动作。
本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烘焙食品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已经恢复活力的潘潘食品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并专注于烘焙轨道,开发潘潘法式包子。这款面包口感很好,是第一款可以长时间保鲜的国产面包。“我们用的是优质奶粉和小麦粉,包子用料十足。每一个小面包都要经过120分钟的缓慢发酵和传统的旋转烤箱烘焙,才能保证烤出来的面包色香味俱全。”蔡金喜说。这款包子成为潘潘食品的又一“明星产品”,带动公司营收增长超过300%,稳定了品牌形象。
为了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娃哈哈建立了包括R&D、生产、销售、运输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拥有自己的食品研究所和机电研究所。一旦消费者有了新的需求,娃哈哈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发新产品并投放市场。以营养快车为例。这款产品首次将牛奶和果汁混合,同时添加了15种营养成分。最高年销售额200亿元。
如今,低糖低热量的健康食品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无糖食品的蓝海中,国产零食品牌也不甘落后。潘潘不再局限于休闲食品,研发出0脂肪、0防腐剂、0甜味剂、生椰奶的“豹力”功能饮料。在饮料行业有技术优势的娃哈哈推出了低糖营养快线、无糖版可口可乐、藜麦奶粥等。,并成立现代生物工程研究院,专注益生菌研发和产业项目布局。目前,娃哈哈拥有4500余株菌种,并建有智能菌种生产车间,成功建成国内一流的智能菌种生产线。
“未来,我们将把中医食疗传统理论与生物技术、现代提取等技术相结合,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大健康产品。”宗后卿说:
继续探索老味道的无限可能。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能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符合中国审美的“民族时尚”产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老牌零食企业也在积极拥抱消费者的新需求。
除了满足消费者的味蕾,还需要用颜值吸引年轻人的眼球。潘潘集团所在的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受此启发,潘潘推出国潮榨生椰子汁礼盒。整体包装设计为藏青色,波浪、椰子、帆船、青花瓷等中国元素点缀其中。画面精美,设计美观。
娃哈哈在2021年中秋节推出了国潮版可口可乐。这款套餐的主题是“白鹿喜迎幸福”和“一千条鲤鱼齐上阵”,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美好寓意的鹿和锦鲤为设计主题。根据网友投票的结果,人参、橙子、话梅三种无糖可乐,在包装和口感上都有很强的“中国风”。
仅仅改善包装还不足以让年轻人买单。国内零食企业也在积极与知名IP联合签约,推动产品“破圈”,赢得更多消费者。潘潘推出敦煌郭超纪念蛋白饮料礼盒。设计包含莫高窟、九色鹿等敦煌文化符号,外观精美,文化内涵丰富。“我们希望通过郭超礼盒的推出,让产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让消费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蔡金喜说。
陪伴了一代人成长的娃哈哈AD钙奶和非常可乐,也有成为大IP的潜力。娃哈哈围绕AD钙奶推出了一系列产品,不仅有月饼、粽子,还有AD钙奶的拟人形象、表情包、周边产品,AD钙奶的主题曲《做个孩子》。“自2018年娃哈哈采用AD钙奶IP营销策略以来,AD钙奶销量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宗后卿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AD钙奶的无限可能,希望它成为陪伴几代消费者的经典产品。”(记者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