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信。com标题:没有铝矿,却成了“铝都”。这个县城里藏着什么秘密?
《中新财经》作者赵斌
一卷卷沉甸甸的铝片沿着滚筒缓缓卷进机器,不及人发一半厚的铝箔在另一端慢慢“吐出”,表面已经“脱胎换骨”成了哑光质感。“在几十微米厚的铝箔上做出的凹凸纹理依然密不透风,我们现在的技术能力是世界一流的,”现场技术人员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介绍。com。
近日,中国行业报协会开展了“践行‘四个着力’,走基层,守诚信,创新促发展”调研活动——走进安徽濉溪。目前,以铝为基础的产业已成为安徽省濉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素有“能源之都”之称的濉溪县,在疫情和复杂外部环境的冲击下,不仅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还以新的智慧应对了新的变化和问题。同时,推进高科技朝阳产业,采取市场主导、服务主导、法律为基础的科学方式,“向土地要能效”,激发落后企业新活力,通过盘活土地、收回扶持资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能源之都”重构产业新支点
濉溪位于安徽省北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濉溪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开发利用的煤矿14处,铁矿5处。除了煤和铁资源外,还有铜、金、银等。由于矿产资源数量大、种类丰富,被称为“能源之都”。
然而,没有铝矿的濉溪却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打造了一张响亮的名片——“铝都”。
在过去,濉溪煤炭工业是一个优势和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但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单一的产业结构,城市的发展潜力不足。当地政府开始转变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把以铝为主的产业培育成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据中基电池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公司主要以动力电池箔为主,主要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2018年8月,造价14.2亿元的7.2万吨高精度电子铝箔项目开工,分两期实施。
一期产能4.2万吨,引进阿申巴赫铝箔轧机5台、阿申巴赫铝箔分切机5台、精切+电晕机22台、大力神磨床2台等高端设备,达到世界一流装机水平,目前月产量稳定在3000吨;二期产能3万吨,2021年12月开工。计划采购3台国产轧机及配套设备,预计2023年投产。二期工程建成后,年产值将达40亿元。一、二期年产值65亿元。
与中基电池箔类似,安徽亚明铝业也是一家以铝基产品为主的公司,主要产品为铝电解电容器用电子铝箔。电子铝箔属于电子元器件专用材料的范畴,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5G通信设备、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行业,是不可替代的应用材料。
据安徽亚明铝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在濉溪县投资建厂,一方面是看中了这里的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为濉溪县积累了大量的产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这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电力、天然气、蒸汽、水等优质能源供应,完善的高端配套,让企业扩大规模无后顾之忧。
疫情下帮助企业保护“三无”
疫情的影响也给濉溪县的经济发展和企业带来了压力。安徽金宏盛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上海宝钢停产,道路运输受阻,原材料采购难度加大。行业内很多企业也面临停工,但在园区的积极协调和协助下,企业做到了“三不”——不裁员、不降薪、不放假,即使在疫情压力最大的时期也是如此。
面对物资供应的巨大挑战,金宏生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在周边200公里范围内采购使用空调厂因疫情停产的库存物资。然而,在疫情控制期间,运输成了问题。
园区管委会及时发现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积极思考变化,灵活制定政策,在符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为企业运输原料开了绿灯。
最终,金宏生今年1-7月中旬生产了10万台空调,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
濉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疫情期间,政府部门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保障供应、稳定经济也是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
“亩均英雄”助力高质量发展
濉溪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淮北市、濉溪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在土地、税收、能耗、金融等方面对外商投资铝加工企业给予支持,重大项目、优质项目可一事一议。
同时,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亩产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大力实施提高亩产效益行动,整治低效工业用地,促进土地、厂房等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使最好的项目尽快获得最优的资源配置。
此外,本地企业申请并获得的各类奖励和扶持资金,应按照其投资园区时签订的投资协议执行。即使是前几年经过层层审批认定为“专业化、创新型”的企业,一旦达不到约定的“平均每亩投资”或“平均每亩效益”,也要以市场为主导,以服务为导向,以法律为覆盖,最终通过当地法院诉讼收回资金。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一直是濉溪经开区努力的方向。通过一系列举措,建立了“亲清”的政商关系。在招商引资的同时,还应对应相关考核机制,平衡政策衔接,解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新的“痛点”、“堵点”、“难点”,体现地方政府创新发展的新智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