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共潮生 闽宁协作升级助推乡村振兴

   2023-05-09 310
核心提示: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互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化和拓展“福建企业+宁夏资源”、“福建总部+宁夏基地”、“宁夏市场+福建产品”、“宁夏企业+福建资源”等模式...9月4日召开的闽宁合作第26次联席会议,两省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以来,福。

从东海之滨到六盘山脚下,26年前,福建和宁夏跨越山海,携手攻克世纪贫困。26年来,福建千余名干部专家牢记嘱托,带着钱、技术、思想,千里迢迢来到西北。在西海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福建和宁夏共同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底色。

1996年,福建和宁夏在党中央对口帮扶东西部的战略部署下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从此,武夷山六盘山比肩而立,闽江黄河水相辉映,东西合作的“闽宁模式”生动上演。

9月4日,第26次闽宁合作联席会议在宁夏银川召开。闽宁再相会,不断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和人才交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促进闽宁合作。

如今,“苦甲天下”的土地得到了振兴和发展,闽宁友谊历久弥新。面对新时代、新起点、新机遇,两省区勇立合作共赢潮头,开启新征程。

协作跑出“加速度”

40岁的马亚玲今年一口气在7个大棚里种了流星蜜瓜、台湾省长果桑、益生菌番茄、黑花生等近10种果蔬。这些听起来新奇的品种在宁敏镇的“黄金海滩”上茁壮成长。

1996年,福建、宁夏两省党委、政府根据中央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定,决定全面开展闽宁扶贫协作。1997年7月15日,在宁敏村正式奠基。

如今,宁敏村已成为宁敏镇,人均年收入从500元增加到16000元。当初天上没有鸟,地上没有草的戈壁滩,如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小镇。

26年前,14岁的马亚玲跟随父母从山大沟深处的西海固来到400公里外的“干滩”,成为遂宁村第一代移民。从此,这个山姑娘的新生活与3000公里外的福建人联系在了一起。

跟随福建客商种植有机蔬菜,他们“遇到”福建专家讲技术。从2017年开始,马雅玲就一直在尝试尝鲜。今年种的一棚流星蜜瓜收入已达10万元。“看我大棚种的好,赖老师主动给我试种新品种,找人帮我从福建买种子防治病虫害。虽然风险很大,但我敢大胆去做。”马亚玲说。

马亚玲口中的“赖老师”,就是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福建省第十二批援建人员遂宁镇工作组成员赖瑞云。福建专家技术援助始于上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与时俱进。今年,赖瑞云和她的伙伴们在马亚玲的大棚里直播农产品。她没想到,自己能把农产品卖到区外,增加农民收入。

20年来,宁敏镇工业初具规模,酿酒葡萄、肉牛养殖和设施农业实现集约化发展。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9月3日,在两省区干部群众的见证下,遂宁工业园正式奠基。银川市永宁县将依托遂宁镇现有优势产业,与厦门市湖里区、思明区开展深度合作,打造闽宁对口合作的现代产业集群。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近6700家福建企业、8万多福建人,让紫葡萄在贺兰山脚下破土而出,让小蘑菇在宁夏大地上绽放,让肉牛养殖形成产业链,变“卖整头活牛”为“卖牛肉制品”...

不局限于草牛羊,“云合作”为宁夏发展贡献硬核支撑。一方面是福建的产业、技术、市场、人才优势,另一方面是宁夏的土地、气候、能源、政策优势。今年以来,福建、宁夏两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共建“宁敏云计算中心”,打造闽宁数字产业合作和产业数字化融合交流的强大计算基地,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相互融合,打造“数字中国宁敏合作计划”。

20多家企业在“宁敏云”落地,带动“东西”。“以前,我们在全国很多省区都有计算能力。依托‘遂宁云’实现部分计算能力转移,公司综合成本降低15%以上。”厦门拓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祖然说。

“双向旅行”开启新征程

此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初中毕业生无法就读普通高中,这些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没有经过技能培训就直接步入社会;福州马尾区对口帮扶袁州区的电子信息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工人,两地各有“苦衷”。

一个双向解决的想法诞生并付诸实践。在宁敏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四年来,两地以福建飞毛腿电子有限公司为依托,在袁州区逐步建立技工学校,从“一栋楼”到“一个校区”,从第一年70多人入学到1200多人入学,从单纯的劳务输出变成了技术人才的精准培养。

“孩子走出大山,有一技之长。不管是留在福建还是返乡,生活都有了更多的选择。”宁夏飞毛腿技校校长廖世宝说。

宁夏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董琳表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谋求乡村振兴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福建企业办学+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产业落地+人才回流”,通过这种劳务与人才双向合作机制,袁州区为福建输出劳务,借助企业培训生产平台,培养人才反哺袁州,闽宁两省人力合作更加优化。

“这是从0到多个1的飞跃。”袁州区人社局干部彭琦觉得未来可期。在袁州区公共实训基地建成的基础上,飞毛腿作为福建省年营收百亿元的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将引进数据线、移动电源全自动生产线,以飞毛腿电子信息产业为产业链核心终端的上下游企业将逐步落地,形成电子产业集群。

20岁的海鹏是飞毛腿技校的第一批学生。毕业后,因为在福建车间表现优异,被提拔为生产线领导。去年学校在袁州区建了一个实训车间。海鹏提前回老家当了车间经理。得知企业将在袁州区建厂,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人才的双向流动离不开受援地区的努力。彭琦说,学校落地后,从2019年至今,袁州区已投入1400多万元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帮助学校积极争取多项优惠政策,宣传提升学校知名度。

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互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化和拓展“福建企业+宁夏资源”、“福建总部+宁夏基地”、“宁夏市场+福建产品”、“宁夏企业+福建资源”等模式...9月4日召开的闽宁合作第26次联席会议,两省深入贯彻落实。

宁夏与福建的经贸合作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去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哈纳斯莆田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这是宁夏在福建投资的第一个重大能源项目。

秋季,总部位于宁夏银川的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正在福建泉州建设分中心。据了解,该项目一期投资2.6亿元,建成后将助力当地高端装备零部件生产制造,年产能约1万吨,达产后产值将达2亿元以上。

思想植根于肥沃的土壤

福建电商“空降”宁夏盐池,不仅孵化了主播,还利用好平台资源,根植了一种产销理念。

“五分钟卖出两万多瓶红丝宝红酒,五分钟卖出五万多单中宁枸杞……”在狮城宁浩电子商务网(西部)运营基地,福建一支成熟的配送团队开始了激情四射的直播,让人在现场感受到了市场对宁夏好东西品质的认可。

“电子商务的上下游发展资源基本都集中在东南沿海。我们是借着遂宁与宁夏合作的契机来到宁夏的,想为这里乃至西部做点事情,以电商中心辐射西北市场。”基地负责人石说。

短短三个月,投资2000多万元的“狮城宁浩”建成了供应链体系、物流体系、电商体系,为宁夏产品提供了完整的产销链条,为宁夏电商模式植入了强大动力。“开发了石狮、盐池两地政府联合推出的‘民和宁’电子商务平台,福建、宁夏132家企业入驻;与宁夏邮政达成合作,物流价格比过去降低80%;我们把电商做到了农村,培养了400多名电商人才。”石对说道。

宁夏乡村振兴局社会扶贫处处长张军表示,在闽宁模式的推动下,来自东部的先进理念不断输入西部,从新兴领域延伸到公共服务领域,助力贫困地区加快乡村振兴,促进两省共同发展。

8月30日晚8点,在宁夏中卫海原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生陈庆贵刚刚走下手术台。“经过团队会诊,发现患者病情复杂,如果不赶紧手术,可能会死。”这是他第二次去海原帮忙。

“上次来支援了半年,县医院没有超高清内窥镜,一直不敢开展微创甲状腺手术,而这正是我们擅长的。这次由超声诊断和内外科医生组成的团队要教会他们整个诊疗方案,完成上次没有完成的任务!”陈庆贵说。

今年6月,福建派出5支医疗援助队,正式进驻宁夏5家重点县人民医院开展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医疗援助队的5名队长在当地医院担任院长或常务副院长,其他22名成员根据工作经验和专业特长在援助部门担任负责人。

宁夏卫健委对外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陈艳表示,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旨在通过精准选聘团队,强化1-2个专业科室,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本土医疗人才队伍,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实现“组团”效应最大化。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连续11年对口支援袁州区人民医院。后援队队长谢担任执行副主席。他深受感动的是,这种不断深化的援助形式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有益。

“县级医院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但这里刚刚成立老年病科,还没有成立全科医学科。有的人生病后还要奔波三五百公里,负担太重。迫切需要推进学科建设,提高诊疗服务能力。”谢说,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通过手术示范、门诊教学、学术讲座等规范化诊疗,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培养临床思维和科研素质,逐步形成了有效的帮扶机制。

闽宁合作26年来,两省合作走向全方位、深层次,帮扶形式不断丰富,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平台不断拓展,为东西部合作注入了新内涵、新动能。

即使是山海,也无法拉近志趣相投的人们的距离。跨越数千公里的山海深情,闽宁合作新篇章正徐徐展开。(记者王永前、李俊德、邹新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yume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公告】跨度网可以发带网址的外链啦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