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追踪|多晶硅装置陆续投产 三氯氢硅供需错配难缓解 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2023-05-09 290
核心提示:例如,10月14日,红白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瑞昌码头工业城投资52亿元建设“绿色新材料循环利用产业项目”,布局光伏级三氯氢硅、电子级硅烷等高附加值产品。SH):拟在瑞昌码头工业城投资52亿元建设“绿色新材料循环利用产业项目”,布局光伏级。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多家具有三氯氢硅产能的上市公司披露了相关项目的最新进展。一些公司表示将根据自身战略和市场情况合理规划三氯氢硅产能。例如,10月14日,红白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瑞昌码头工业城投资52亿元建设“绿色新材料循环利用产业项目”,布局光伏级三氯氢硅、电子级硅烷等高附加值产品。11月13日,三福宣布新建“年产5万吨三氯氢硅项目”顺利开工,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多家机构表示,在多晶硅器件持续生产的背景下,光伏级三氯氢硅行业、 作为核心原材料之一,可能会延续其高景气。

据悉,三氯氢硅是多晶硅生产和硅烷偶联剂生产的必备原料,按质量和用途分为光伏级和普通级。其中,光伏级三氯氢硅的下游应用是多晶硅生产,2021年消费量占32%,硅烷偶联剂消费量占25%。

资料显示,三氯氢硅在多晶硅生产中起到补氯的作用,光伏三氯氢硅在多晶硅生产中的应用包括:首次投料开车一次性需求,需求约为总产能的20%;在连续生产过程中,补氯需求量约占总产量的10%-30%。

从供应来看,根据百川傅颖的统计,我国三氯氢硅的有效年产能约为56.6万吨,大部分产能主要由企业使用,其中光伏三氯氢硅的总年产能仅为16.5万吨。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按照目前多晶硅生产的节奏,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初,光伏级三氯氢硅的供应可能会比较紧张。据中信证券测算,根据2022-2023年多晶硅厂商的扩产计划,短期内三氯氢硅需求将得到提振,或将出现供应缺口。该机构预测,2025年三氯氢硅的消费量约为44万吨,2022-2025年CAGR将占15%。

中信证券能源化工首席分析师汪哲在研报中表示,根据多晶硅厂商的扩产计划,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二季度将迎来硅料产能释放的密集期,预计三氯氢硅的高景气度将维持至明年二季度。

郭进证券认为,在供需错配的情况下,行业的高景气至少会持续到明年,光伏产能企业将持续受益。同时,国鑫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多套多晶硅装置投产,三氯氢硅需求将大幅增加,看好未来多晶硅产能持续投产情况下三氯氢硅行业的高景气度。

但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一方面,三氯氢硅是硅材料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正常生产后可以回收利用。另一方面,一些硅企正在自建三氯氢硅,这将解决短缺风险。三氯氢硅的增加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相关概念股:

三福股份(603938。SH):新建“年产5万吨三氯氢硅项目”已顺利开工,运行稳定,所有工艺流程已开通,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今年6月初,宣布拟建设“年产7.22万吨三氯氢硅扩建项目”,计划明年一季度竣工。目前公司三氯氢硅产能为6.5万吨/年,其中光伏三氯氢硅约占70%。

红白新材(605366。SH):拟在瑞昌码头工业城投资52亿元建设“绿色新材料循环利用产业项目”,布局光伏级三氯氢硅、电子级硅烷等高附加值产品。公司第二套5万吨三氯氢硅装置正在调试,进展正常。其中光伏三氯氢硅已有客户试用。

新安股份(600596。SH):目前三氯氢硅产能6.5万吨,规划建设华凯特种有机硅新基地6万吨,计划2023年底投产。

陈光新材料(605399。SH):目前三氯氢硅产能为6万吨/年,主要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约15.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59亿元。2021年公司收入构成为:功能性硅烷占99.95%,其他占0.05%。

本文来自智通财经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yume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公告】跨度网可以发带网址的外链啦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