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从制度上推动快递包装的“轻、绿”
□记者许巍
□本报见习记者刘鑫
近年来,我国邮政业发展突飞猛进,邮政业务规模居世界首位。然而,快件包装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3月1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快件包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国内邮件快件的使用、包装作业及相应的监督管理。多位专家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建立健全快递包装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过度包装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其实塑料袋包装对快递的保护性不是很强,有时候外包装明显破损;另一方面,塑料也会对环境造成一些污染。
2020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快递行业每年消耗废纸900多万吨,产生塑料垃圾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生态法研究室主任刘鸿雁教授表示,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不可降解塑料胶带的广泛使用,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浪费和环境容量负担。污染问题仍然很严重。
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院长、首届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技术专家组成员朱磊表示,虽然很多企业有能力生产符合绿色标准的包装产品,但一些企业的绿色包装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大规模使用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导致部分企业不愿意积极使用,其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梅红认为,快递包装还存在回收率低的问题。一方面,很多快递材料本身不可回收,消费者二次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即使包装本身易于回收,但包装回收设施和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刘鸿雁指出,包装标准体系不完善,比如包装是否无害,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快递绿色包装国家标准不完善。快递包装产品标准化水平不高,随意包装、少用大箱、安全灌装等标准不达标甚至有毒有害;电商快递的二次包装也是目前邮件快递包装中的一个难题。
梅红认为,很多问题导致快递行业恶性循环,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和包装回收的成本会大幅增加。
详细的包装操作要求
强调绿色转型的理念
引起人们对快递包装的关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据了解,此前与快递包装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邮政管理法》、《快递暂行条例》、《办法》等。邮政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在《管理办法》出台之前,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快递行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邮件快递绿色包装规范》、《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包装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
刘鸿雁表示,行政办法出台前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侧重于快递行业的经营管理,对产品包装安全和环保要求不够重视。此外,与包装相关的各种绿色标准和法规散见于各种行业法规中,但大多侧重于行业管理,很少涉及产品包装的绿色管理。
“有关部门发布的文件不是专门的法律法规。快递绿色包装没有强制性标准,实践中存在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管理办法》内容比较全面,属于行政法规,法律层次比较高。”朱磊说,《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一些处罚的具体条件和标准更加明确。
在刘鸿雁看来,《管理办法》将有助于建立健全快递包装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实施无害化快递包装材料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立统一、规范、有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商家和快递的规范管理制度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翻开《管理办法》可以看到,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对邮件快件绿色包装的管理,保证邮件快件包装质量,规范邮件快件包装行为,保障邮件快件合法权益,保护用户利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此,刘鸿雁认为,《管理办法》集中体现了《意见》的原则和精神,突出了绿色理念的转变,出于立法目的明确了上述相关规定,并设立了邮件快递。
朱雷认为,《管理办法》有三大亮点:一是细化了包装操作要求,包括制定操作规范、培训从业人员包装操作方法、包装回收等;二是细化监督管理制度,包括重点检查内容、具体检查措施、建立包装编码和追溯管理制度,以及组织考核、信用管理、报告和处理等;第三,在回收包装领域,加强回收包装体系建设,扩大回收包装的应用范围。等等。
相互配合,协同治理。
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通过共同努力,绿色发展成为行业共识,法律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共议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快递包装治理初见成效。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据悉,这项工作今年再次被列入邮政快递行业贴近民生的七件实事。
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侯艳波今年年初表示,国家邮政局将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继续完善行业法规、标准和规范。适应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体系;大力实施“2582”工程,开展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包装袋和超标包装专项治理,力争年底前可回收快递盒(箱)使用500万个,电商快递率不再达到80%,增加2万个。配有标准包装废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
为进一步落实管理办法,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相关单位下一步该怎么做?
“《管理办法》中提到,各单位应遵循的标准大部分已经制定并发布,比较成熟,但仍有一些需要不断完善。”朱雷建议,应完善现有的规则和条例,以促进进一步执行。比如,完善回收包装标准,建设回收包装信息系统,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和快递包装标准,强化特色农产品包装要求,提高包装智能化水平。
“《管理办法》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包装行业、物流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商业组织等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还涉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配合和协同治理。”刘鸿雁建议,相关行业要以科技为先导,全面提升相关行业低碳循环水平,严格落实和遵守《管理办法》规定的主体责任;相互合作,共享快递塑料袋成果,整合相关产业,做好各行业产业链衔接。管理政策调整。
梅红建议,邮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相关单位落实具体要求的监管,依法依规对不执行或拒不执行的快递公司、网店等单位进行处罚。
《管理办法》的实施还需要相关的政策引导、舆论宣传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刘鸿雁建议,要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消费者、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相关违法行为的监管作用;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的实施机制,实现“奖惩分明”,提高相关行业和主体遵守和执行《管理办法》的积极性。
洪梅建议快递公司按照环保、经济的原则选择包装材料,比如在包装过程中做到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利用,在小区设立快递包装回收点并派人定期回收,实现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公众积极要求在寄快件时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收到快件后,拆开包装,注意保持其完整性,以免损坏包装,便于回收。
“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共商共治,构建人人有责的快递包装社会治理体系。”刘鸿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