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虚假打折套路调查:打完折比平时还贵,满减规则复杂

   2023-05-09 580
核心提示:如果现在以折扣价卖给周女士,7天内衣服的最低成交价就不再是原价,那么折扣力度和宣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线上线下商家利用折扣诱导顾客消费,有的大幅提高“原价”,有的在满减、打折上做文章。。

近日,屈臣氏在北京延庆的一家分店因涉嫌利用虚假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交易,被市场监管部门警告并罚款5万元。根据行政处罚,在促销活动中,店家标注两款口罩原价49元,促销价44元,但实际上在促销活动前20天,这两款口罩的成交价多次为44.1元。

这不是屈臣氏第一次因为虚假促销被处罚,也不是屈臣氏有这样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网购平台的快速发展,线下店铺虚假促销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618”购物节的到来,一些网店提前上调商品价格,为后续的“打折”预留空间。

为了揭露不法商家进行虚假促销的手段,探索整治虚假促销的途径,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前几天,湖北武汉的周女士经历了一件怪事——她在某网络平台的一家服装店买了6件衣服。网店页面宣传显示,她买四件衣服可以享受9.5折优惠,但下单时发现衣服总价还是按照原价计算。

在与客服的沟通中,周女士了解到,这次打折活动的打折方式与以往不同。有必要先按原价买这些衣服。确认收货、拍照、上传好评后,客服会把优惠的金额返还给她。

面对周女士的疑惑,客服解释说,店里即将迎来新一轮打折活动。如果现在以折扣价卖给周女士,7天内衣服的最低成交价就不再是原价,那么折扣力度和宣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但客服向周女士保证,她现在买的折扣和以后的“大促折扣”是一样的。这套路让周女士哭笑不得。

其实商品打折隐藏的猫腻太多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线上线下商家利用折扣诱导顾客消费,有的大幅提高“原价”,有的在满减、打折上做文章。没完没了的套路让很多消费者反复“中招”。

虚假折扣

绕来绕去还是原价。

前不久,北京朝阳区一家超市搞蔬菜打折促销活动,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购买。以西红柿为例。标价8.9元,打7折后2.67元。然而,市场监管部门发现,此前7天,该番茄的最低交易价格为5.34元。监管部门责令超市立即改正违法行为,拟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网购引发了打折潮,尤其是在“双11”、“618”等节点。在一些网店和直播间,超低折扣和“破”价的产品随处可见,吸引流量,增加销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yume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公告】跨度网可以发带网址的外链啦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