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实节粮减损每一步(倾听)

   2023-05-09 240
核心提示:”公司负责人、党总支书记张婷说,公司依托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派专业人员到田间指导晾晒和运输,减少小麦损失。"在收获链中,机器收益的损失是关键的一环."刘小唯表示,下一步将分区域、分作物修订完善机械化收割减亏技术指南,指导农民和机械操作人员因地。

核心阅读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做好全链条节粮减损,意义重大,大有可为。今夏,各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服务水平,推动粮食“产购储加销”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实效,更好稳住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芒种过后,各地陆续进入“三夏”大忙时节。黄淮海平原的金黄麦田里,大型收割机轰鸣而过,抢收小麦;南方水乡的稻田里,农民埋头栽插、管护水稻,嫩绿的稻秧生机盎然。粮食生产茬茬压紧、环环紧扣,节粮减损稳步推进,开源与节流并重。

一粒粒粮食,从田间到餐桌,如何有效减损?近日,记者沿着粮食产业链,探访各地的节粮减损妙招。

生产

机械化收割,减少损失率

夏日炎炎,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高标准农田里,大片早稻陆续进入扬花抽穗期,丰收在望。在预留好的秧田里,种粮大户钟显华开着耕田机来回穿梭,翻耕田块,为晚稻育秧做准备。“农业机械化,不但效率高,还能帮助减损。”钟显华心里有本账。

"Traditional harvesting involves cutting and bundling rice, hauling and stacking, threshing and bagging, etc. It's a pity that it's inevitable to run away." Zhong Xianhua said. He bought the first harvester six years ago. Thanks to the purchase subsid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recent years, the harvesters at home have been constantly updated. "As soon as the engine rang, the rice arrived in the engine room, and the grain loss rate dropped sharply."

过去,每到收获季节,人们都会去地里摘麦穗和稻穗。如今,这一幕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历史。“机器收割的损失率一般在3%-5%,远低于人工收割10%左右的损失率。”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技推广处处长刘小唯介绍,小麦、水稻、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分别达到百分之九十七、百分之九十四、百分之七十八,机械化收获已成为三大主粮最主要的收获方式。

粮食存亏,农机先行。“目前,全村2000多亩水稻已全部实现机械化收割,粮食损失率不断降低。”唐史村党总支书记谢剑平说。

“豫北粮仓”滑县又迎来麦收季节。在万古镇杜庄村的田间,3台大型收割机一字排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焕勇正忙着收割作业。“除了机械收割,今年小麦播种还使用了北斗导航,根据籽粒浓度量化播种,节约了不少成本。”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实际水平对节约粮食非常重要。今年麦收,合作社的两个机械操作工参加了机械收割大赛,收获不小。

"把田间的收获变成手边的收获."刘小唯说,去年“三夏”期间,农业农村部在8个小麦主产省开展了机收技能大比武,帮助黄淮海地区减少小麦收割损失30亿斤;“双抢”和“三秋”期间,继续开展大比武活动,促进节粮70亿斤。

"在收获链中,机器收益的损失是关键的一环."刘小唯表示,下一步将分区域、分作物修订完善机械化收割减亏技术指南,指导农民和机械操作人员因地制宜选择收割时间和收割方式,千方百计减少粮食损失。

商店

使用烘干机,住在“空调房”里

微风吹过,秧苗轻盈起舞。今年,李小根一口气种了634亩水稻。“往年总担心会下雨,但不敢扩大规模。”作为安徽怀宁县腊树镇的种粮大户,李晓根的信心来自家门口的家辉粮食烘干厂。“今年新出了一台烘干机,每天能烘干120多吨大米。”

怀宁是产粮大县,每年水稻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过去,每到夏收和秋收季节,下雨时,农民总是担心。“即使天气好,村民也会把刚收割的粮食摊在路上晾晒,不仅阻碍交通,还会造成粮食损失。”李晓根说。

该县通过完善粮食收获后服务,引导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购买粮食烘干设备,为周边农户开展烘干服务,为当地农民解决了收获后粮食烘干储存问题。

当地种粮大户徐付运说,一台烘干机一天能把20吨小麦或大米的水分从20%降到9%左右,成本在500元左右;如果人工鞣制达到同等水平,需要400平方米的水泥打谷场,8个劳动力鞣制3天以上,用工成本超过1200元。如今,徐付运已经购买了12台粮食烘干机,“烤得好,储存得好,也有助于卖个好价钱。”

烘烤好,储存好。在江西省于都县仙霞粮库,粮食被放进“空调房”,盖着“厚被子”。粮库内有数十个温度、压力、湿度测点,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粮库内部情况和仓内空间环境的变化。粮库主任刘吉斌介绍,仓储设施采用机械通风、粮食冷却、环流熏蒸、粮情监控“四位一体”储粮新技术,储备粮储存周期综合损失率由以前的1.8%下降到1%。

近年来,于都县推进“智能粮库”升级改造,先后在乡镇推广1.5万套彩钢板组合科学储粮粮仓,储粮损耗不断降低。“智能储粮减少产后损失,减缓粮食品质变化。”于都县富硒中心粮油服务股股长刘敏清说。

“减损是一个系统工程,夯实服务基础是关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表示,要努力改善粮食的产后烘干条件,支持和引导农民科学储粮,升级改造储粮设施,进一步减少粮食损失。

过程

精细化管理和更高效的利用

推进粮食加工减亏增效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通知,推广小麦适度加工、水稻适度加工、小麦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稻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四大类24个降本增效典型案例。

王凤忠说,据估计,目前我国小麦、大米加工损失率为4%-5%。在公布的典型案例中,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改进技术装备,加工损失率控制在2%以下,有效降低了加工损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依靠先进的技术,在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的天妃农业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小麦正在进行精深加工。十六家面粉厂正满负荷运转,将小麦磨成工业用粉。然后进入制粉车间,小麦芯粉可以作为方便面、饺子等主食,尾粉可以加工成淀粉、面筋。经过进一步深加工,可生产结晶葡萄糖和结晶果糖,部分产品还开发成烤麸皮、植物蛋白肉等。“谷穗头吃尾,农夫头干尾。每一粒小麦都是‘吃干榨尽’。”公司总经理董德平说。

小麦经过深加工后,附加值大大提高。天妃农业公司生产的小麦结晶葡萄糖、结晶果糖等产品从小麦原料到结晶果糖增值5倍,生产的小麦蛋白肽增值30倍。董德平表示,加工环节的减值要着眼于市场。目前,公司正与粮食深加工企业合作,大力开发蛋白替代品和代糖,满足消费者对“大健康”的新需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天山面粉(集团)额敏有限公司在进行设备智能化改造和自动控制的同时,还推动产销精准对接,避免粮食浪费。“减损就是增产,促进全链条增值,努力让农民得到实惠,减损。”公司负责人、党总支书记张婷说,公司依托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派专业人员到田间指导晾晒和运输,减少小麦损失。去年,由于小麦的烘干、运输和清洗,粮食损失减少了1%以上,为当地种植者增加了87万元的收入。

“加工环节做得好,背后是‘产、购、储、销’全链条的协同。”王凤忠说,食品从田间到餐桌,要经过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做好全链条、系统化管理,可以提高粮食的质量和附加值,带动更多的小农户进入高效集约的亏损链,让更多的农民尝到增产增收的甜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yume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公告】跨度网可以发带网址的外链啦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