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益志愿服务着眼于“伟大复兴、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社区共治”等社会大局的发展要求,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不断拓展领域,创新项目。广东省中山市率先探索。2013年启动“艾博100”公益创投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志愿者团队等申报项目,获得奖励和资助,更好地开展服务社会、帮助群众的活动。多年来,该活动吸引了2694个组织参与,聚集了40万志愿者参与,实施了5223个公益项目,投入种子资金3690万元, 并动员配套部门和社会捐赠资金合计9151.9万元,直接服务公众393万余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由中山市民政局主办、各部门、各单位协办的第九届“艾博100”公益项目创投活动已经产生了一批优秀项目并付诸实施。邀请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专家到中山市对“艾博100”公益创投活动获奖项目进行专业督导和专业评估,并遴选部分优秀项目进行重点研究。在这里,按照“着眼大局,服务群众”的要求, 对重点项目进行了分析,为各地区、各组织提供参考。
01《红山盛世》凝聚奋斗力量。
02“同心慈善”走进千家万户
在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博爱商城”和志愿者团队为“双低人口”、“孤寡老人”、“困难家庭”提供关爱帮扶服务。平台动员党员干部作为“志愿者”先锋,带动辖区内社工、志愿者参与深入挖掘困难家庭需求;收集困难家庭的意愿,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捐款,社工和志愿者会及时准确地送达物资;吸引媒体进行典型微意愿采访报道,进一步扩大项目的宣传效果,进而推动更多公众参与慈善事业。充分发挥各镇街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和社区慈善资源的联合作用, 并深入挖掘当地有需求人群的服务需求。无论是拐杖、电风扇还是轮椅,甚至是大病社会救助,困难群众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信息都可以通过“红心愿”捐赠平台发布。同时,“五会”主动开辟社区资源的链接路径,积极宣传发动,以点对点、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慈善资源,认领困难群众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愿”。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38场,带动社会资源约28.9万元;共实现了约2,500个贫困人口的愿望,惠及约6,280人。按照“不能落下一个人”的要求 在新时代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博爱商城”为平台,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农村志愿者、专业社工将深入农村社区,寻找有困难、有需求的人群,开展“红色志愿者”对接“微心愿”活动,在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传递党的温暖,凝聚群众,“画同心圆,共筑中国梦。"
03《严阵飞翔》培养有责任心的父母。
“严阵飞翔”是通过家长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志愿服务经历,培养“有志父母、关爱父母、勤劳父母、勇敢父母”的项目。主要针对即将成为父母,但缺乏陪伴和教育孩子的经验,缺乏建立和提升家庭的能力的80后、90后、00后。有必要开展有吸引力的体验拓展训练,让年轻父母了解合格父母的各种素质要求。同时也吸引和鼓励家长带着孩子参与关爱老人、流动儿童等志愿服务,在服务实践中培养爱心,锻炼服务能力。该项目自2014年10月启动以来,已经培训了470名家长领头雁,116名雁导师(家庭教育导师),550名导师,63个家长互助组织, 延伸系列亲子体验实践服务300余次,覆盖全市277个社区(村),为3万余名亲子家庭成员落地家庭教育服务。项目针对特殊儿童家庭、社区亲子家庭、企业员工家庭三个特定的婴幼儿家庭,开展以亲子阅读为主题的亲子实践体验活动,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融入趣味亲子体验游戏中,通过亲子阅读体验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书香氛围,促进亲子沟通,缓和亲子关系,释放内心情感。同时,将费“理论+经验”模式的家庭教育理念延伸到实践中, 辐射社区亲子家庭。让亲子家庭有更多的收入和感情。在“严阵飞天”的诞生和扶持过程中,形成了“爱与勤”的“四字方针”。一、培养“有志父母”,最直接的志向是做一个好父母,培养好孩子,共同构建幸福家庭;逐步提高自己的志向,就是做一个好的中国人,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做贡献。二是培养“慈爱的父母”。年轻父母带着孩子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提供关心和帮助,参加社会文明活动等。,树立家长“正能量”“充满爱心”的形象,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三是培养“勤劳的父母”。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和学习的良好习惯,首先要从家长自身做起,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才能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人才。四是培养“勇敢的父母”。针对当今一些孩子的软弱和脆弱,“严阵飞”鼓励年轻父母承担责任,树立“说到做到”、“敢于行动”的形象,让孩子学会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严阵飞”项目不仅成为中山公益服务和家庭教育的品牌,也成为全国妇联等公益教育的品牌。
04“城市蜜蜂”关爱快递小哥
“美丽公交人”中学生志愿服务
一些启示
从广东省中山市“艾博100”公益创投活动的实施情况来看,要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在各个领域更有作为、更有成效。
第一,志愿服务“做大事”
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不应该只关注关心和帮助特殊群体和有需要的人;还要积极开发推动社会发展和治理创新的项目,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做出更多成绩和贡献。广东端美通信公司党支部党员志愿者团队开展的“红色文化网络向上”项目,围绕“奋斗”这条主线宣传发展理念、奋斗故事、奋斗人生,效果积极,社会影响良好。
二、志愿服务“办实事”
志愿服务“不求虚名”,但求“造福社会、造福群众”。如“严阵飞”项目,着眼于新一代父母素质的成长,培养“有志向的父母、有爱心的父母、勤劳的父母、勇敢的父母”,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城市小蜜蜂”项目适应新兴职业群体——快递小哥“忙、压力大”的情况,从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到生活互助志愿服务,探索“办实事、有成效”的多种方式方法。
第三,志愿服务“暖人心”
针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志愿服务应当开展深入、细致、贴心、温暖的关怀和帮助。“一心慈善”项目不仅聚集社会资源支持和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和困难家庭,还吸引和激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专业志愿者等“敲门服务”、“上门服务”,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带来了关怀和温暖。
四、志愿服务“人人有责”
新时代的志愿服务要吸引和激励群众参与,应该是“人人都可以做,处处都可以做,永远都可以做”。中山二中“美丽公交人”志愿服务项目旨在满足大量学生周末往返于镇街家中的需求,同时鼓励学生志愿者做“美丽公交人”,提供文明出行、互助关爱、励志交流等服务。每一个学生志愿者不仅关心帮助别人,也通过体验来丰富自己,成长。如今,随着“艾博100”创业投资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将“助人”和“自助”结合起来,营造一个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