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基科技上市,只做饲料不搞养殖能否行得通?

   2023-05-09 400
核心提示:邦吉科技专注于饲料业务,受猪价周期和动物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经营稳定性更强。邦吉科技认为,专注饲料业务受猪价周期和动物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经营稳定性更强。。

近日,山东邦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邦基科技”)在上交所上市,发行4200万股,发行价17.95元/股。本次发行,邦吉科技拟募集资金净额68,292.28万元,用于新建年产12万吨高档配合饲料智能化生产车间等7个项目。上市后第二个交易日,邦吉科技股价跌停。10月21日,邦基科技延续跌势,跌幅达9.64%。

招股书显示,邦吉科技一直从事猪饲料的生产和销售,未涉足养殖业。目前,大北农、金信农、傲农生物等同行业上市公司大多是“饲料+养殖”的经营模式。邦吉科技认为,专注饲料业务受猪价周期和动物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经营稳定性更强。

但在业内专家看来,猪饲料企业与生猪养殖行业深度捆绑,无法脱离猪周期。目前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大型养殖集团普遍使用自产饲料。随着养猪户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留给饲料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小,饲料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邦吉科技只做饲料,不做产业延伸,有风险。

业绩爆发式增长后,有所回落。

上市信息显示,邦吉科技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猪饲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涉足猪饲料、蛋禽预混料、肉类反刍动物饲料、兽药销售等行业,在山东及东北地区市场占有率较高,并逐步将市场拓展至全国。

本次发行前,山东邦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邦基集团”)持有邦基科技66.67%的股权,为控股股东。王右丞持有邦奇集团53.5%的股份,通过邦奇集团和直接持股控制邦奇科技67.91%的股份,为实际控制人。发行后,邦奇集团持股比例降至50%。

2019-2021年,邦吉科技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为10.05亿元、17.24亿元和20.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42.91万元、1.13亿元和1.46亿元。尤其是2020年,其营收同比增长71.58%,饲料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6.94%至45.2万吨,营收增速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对于这一现象,邦吉科技在招股书中主要归因于销售单价和销量的大幅增长,以及2020年推出定价更高的高端产品“邦吉9号”,使得当年销售均价上涨。但随着2021年猪肉价格的下行,养猪户对饲料价格更加敏感,而邦吉科技并未实施低价促销策略,使得“邦吉9”在2021年销量下滑。近两年“邦基9号”收入在邦基科技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2.94%和1.74%,占比相对较低。

2022年,邦吉科技业绩开始下滑。2022年1-6月,邦吉科技营收7.56亿元,同比下降27.29%;净利润5718.69万元,同比下降15.26%。邦吉科技解释称,其主要生产基地所在的新冠肺炎疫情反复,饲料生产和物流运输受到很大限制。2022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处于低位,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重量双双下降,下游饲料需求减少,对邦吉科技业绩构成压力。

从天邦食品、海大集团等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2022年三季度,养殖和饲料行业走出低谷,养殖利润和饲料需求恢复。养殖整体利润可观,饲养热情逐渐恢复,带动饲料需求增长。今年二季度以来,随着猪价的回升和国内疫情的好转,邦基科技业绩也有所好转,但三季报依然不乐观。

2022年1-9月,邦吉科技预计营收11.5亿元-13亿元,同比下滑18.83%-28.2%;预计净利润8050万元-9050万元,同比下降7.75%-17.95%。邦吉科技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出现,生猪价格低迷,预计1-9月业绩将出现下滑,但下滑幅度有限,整体风险可控。

只有做猪饲料被指有风险。

在招股书中,邦基科技将正邦科技、大北农、金信农、傲农生物、禾丰股份、神农集团、农心科技列为其主要直接竞争对手。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邦吉科技年产量不足50万吨,业务规模仍然较小,2021年占全国市场的0.35%。即使在山东省,邦基科技产出的市场份额也只有2.53%。2021年,由于部分工厂生猪配料产能不足,邦吉科技猪饲料产量占比下降。对此,邦基科技表示,将继续扩大生产,提高市场份额。

然而,扩大饲料市场并不容易。资料显示,我国饲料企业数量众多。除国际知名品牌和少数本土知名品牌外,其他企业普遍存在资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核心竞争力产品少的特点。低价竞争是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

2019年,中国共有5432家猪饲料生产企业。近年来,随着《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实施,饲料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提高,一些管理水平低、生产质量差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另一方面,大型优质饲料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生产、加速并购,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全国规模在10万吨以上的饲料生产厂(单厂)957家,比2020年增加208家,总产量17707.7万吨,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60.3%。年产百万吨以上饲料企业集团39家,饲料总产量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59.7%,其中年产千万吨以上企业集团6家。

与此同时,大型饲料企业也通过产业联盟、并购等方式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布局。目前,邦吉科技在招股书中列出的几大竞争对手均已布局养殖业,部分企业还跨界农药和屠宰行业。

据邦吉科技了解,同行业上市公司多为“饲料+养殖”经营模式,但以饲料业务为主,不从事养殖业务。这种模式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生猪养殖业利润水平的周期性波动,受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影响较大。采用“饲料+养殖”模式的企业,容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业绩波动较大。邦吉科技专注于饲料业务,受猪价周期和动物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经营稳定性更强。

但在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看来,如果邦吉科技只做饲料业务,风险更高。“目前上市的生猪养殖企业,一半以上都有自己的饲料业务,否则饲料质量无法控制,饲料成本过高。饲料企业不搞养殖,养殖行业赔钱饲料就很难卖。”在整个产业转型中,生猪养殖业已经到了规模化的中后期,十几家养殖企业的总产量已经占到全行业的20%左右。如果养殖力量继续向这些企业集中,散户的份额会越来越小。大型养猪集团几乎只用自己的饲料,这意味着留给饲料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小, 饲料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邦吉科技很可能被市场刷掉。

邦吉科技也坦承,与从事“饲料+养殖”的公司相比,仅通过调整养殖规模无法协调饲料产能,生产弹性相对较低;对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波动的反应相对较慢,需要经过价格传导过程到客户;无法发挥整合优势降低成本,在业务拓展和增加产业链附加值方面也没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从事养殖业务,邦吉科技也难逃猪周期和养殖疫情的影响。比如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国内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饲料需求减少。邦吉科技营业收入较2018年下降13.4%。2020年猪肉价格达到近年高点,生猪存栏量增加,饲料需求旺盛,邦基科技业绩也大幅增长。

冯永辉认为,水产养殖业务发展不受猪周期影响的结论是不成立的。“邦吉科技主营猪饲料,缺乏鸡饲料、牛羊饲料等对冲风险。猪饲料和养猪业捆绑在一起,离不开猪周期。”

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影响。

2019年至2021年,受产品结构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邦吉科技毛利率分别为15.08%、13.93%和12.58%,呈逐年下降趋势。

2019年以来,猪饲料价格与玉米、豆粕价格基本持平。2020年玉米、豆粕价格全面上涨,将推动猪饲料价格快速上涨。2021年玉米、豆粕价格下跌,猪饲料价格也回调。到2022年,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将再次上涨。

Haida Group revealed in the semi-annual report and the third quarterly report in 2022 that the weighted average price of national compound feed product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increased by 6.9% year-on-year, but it was far lower than the increase of main raw materials such as corn, wheat and soybean meal. The timeli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feed industry cost to downstream aquaculture industry price are challenged, 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is very fierce"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complex and changeable, and commodity prices continue to be high. From September to early October this year, the spot price of soybean meal reached a new high, and the price of corn remained at a high level.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operating pressure of feed and aquaculture industries increased accordingly.

邦吉科技在招股书中也承认,饲料产品毛利率受原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玉米和豆粕加起来占邦吉科技原材料采购金额的50%以上。近年来,玉米和豆粕价格波动较大,饲料产品价格调整滞后,因此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公司的毛利率。

10月20 -21日,新京报记者向邦吉科技发送采访提纲,多次致电,截至发稿仍无回应。

新京报首席记者郭铁封面图片ICphoto

校对王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yume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公告】跨度网可以发带网址的外链啦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