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作为一线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关键屏障,一次性防护手套尤其是高端丁腈手套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记者注意到,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国内领先的一次性防护手套企业盈科医疗和蓝帆医疗宣布将继续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全球最大的医用手套制造商马来西亚TopGlove的部分工厂近日停工,令全球手套市场更加紧张。一次性手套行业的格局也在疫情的影响下慢慢重构。
根据TopGlove的预测,2020年疫情过后,行业需求增速将从8%-10%提高到12%-15%。
龙头企业忙着扩大生产。
根据TopGlove的数据,丁腈手套的发货日期已经从疫情前的30 -40天大幅提高到目前的660天左右。“雨下了一整夜”。最近由于疫情,TopGlove关闭了一些工厂,使得全球对医用和防护手套的需求更加严峻。
此前,科恩医疗在互动平台上表示,TopGlove因疫情关闭了部分工厂,进一步加剧了一次性手套市场的供需失衡,使得一次性手套价格持续上涨,也使得部分海外客户从马来西亚向国内手套厂商订购。
记者从盈科医疗了解到,公司所有工厂一直在正常生产,受疫情影响,国内外很多大客户都有增加一次性手套采购的意向。公司的PVC手套和丁腈手套一直处于满产满销状态,部分客户订单已排至2021年第二季度。
12月1日晚,科恩医疗发布了几个手套拓展项目。公告称,公司与山东省青州市政府签订投资合同,拟投资建设年产500亿片(5000万箱)丁腈橡胶、聚氯乙烯防护手套项目,总投资50亿元。同时,公司计划在山东省沂源县投资建设年产50亿TPE手套和50亿CPE手套项目,总投资1.2亿美元。此外,公司还投资2.525亿元建设年产33亿只高端丁腈医用手套项目。
12月5日,蓝帆医疗还与山东临朐县政府签署项目协议,将投资24.5亿元新建“200亿片/年高端健康防护腈手套项目”。
全球丁腈手套需求的激增也直接影响了主要原料丁腈橡胶。据化工行业市场人士透露,NBR胶乳的市场价格已经飙升至每吨25000元以上,处于断货状态。
今年8月启动总投资6.8亿元的20万吨/年丁腈橡胶胶乳项目的齐翔腾达,也赶上了需求的激增,仅用100天就成功投产了一期项目(10万吨/年丁腈橡胶胶乳项目)。而且,在项目快速建成投产的同时,齐翔腾达还与蓝帆医疗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自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齐翔腾达向蓝帆医疗销售不低于3万吨羧基丁腈胶乳。两家公司均表示,双方的战略合作不仅可以缓解齐翔腾达NBR胶乳产能释放对市场的冲击,也将对其长期战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产业布局可能重构
据了解,疫情爆发前,全球医用及防护手套主要产能约三分之二在东南亚,三分之一在中国。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用手套作为产业链中支撑因素较高的行业,一方面技术、资金、资源构筑的行业壁垒极高,外人很难进入;另一方面,在疫情冲击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配套资源受到较大影响,制约了医用手套的有效产能。多种因素叠加下,医用及防护手套行业的格局有望被重塑。
据马来西亚手套行业协会预测,2020年橡胶手套需求将增长20%,2021年和2022年一次性手套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预计增长率分别为25%和15%。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次性手套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期。从长远来看,手套的需求预计将翻一番,超过1万亿。
国内领先的一次性医用和防护手套企业也在全力加速布局。比如,2019年以来,盈科医疗投入大量资金扩大产能,后来在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湖南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据开源证券报道,科恩医疗凭借国内工业设施、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加速扩大产能。2021年第一季度,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非天然橡胶手套制造商,手套产能有望在三年内突破1500亿只,成为一次性防护手套的全球领导者。同时,公司积极推动业务模式从ODM向自主品牌升级转型,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根据蓝帆医疗的最新公告,自今年年初以来,该公司的许多健康防护手套项目也已加快。公司临朐200亿/年丁腈手套项目顺利投产后,公司医用及防护手套总产能将达到近800亿/年,将涵盖医用及丁腈手套、PVC手套、乳胶手套、手术手套,以及餐饮行业、实验室、民用、宠物护理等各应用领域的全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