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打造“千亿园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朱陈文锋杨
园区强,县域经济强。近年来,资兴市聚焦“园区建设”专项工作,以“千亿园区”为目标,全力打造产业“产出高地”和“承载洼地”,助推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市大兴园区建设十分注重产业发展和优良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十年间,园区面积从6.15平方公里扩大到13.17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区三群”的格局,即东江工业园、江北工业园和伍兹工业园。产业结构由粗加工冶炼向新能源新材料深加工和数字化转变,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由380亿元跃升至703亿元。
该市结合自身优势资源,确定了“旗”制胜、“数”谈未来的产业发展规划,将新能源、新(硅)材料、电子信息大数据作为园区“一主一专”两大产业发展。
一方面,依托储量大、硅源品位高的优势,做大精硅材料产业,促进硅材料产业链。该市组织编制了《资兴硅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确立了建设“中国资兴硅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按照“开发+深加工+R&D及新型环保材料制造”的发展模式,分别在资兴经济开发区伍兹工业园和周门司镇规划了硅材料工业园。其中,伍兹工业园规划用地1500亩,用于建设硅材料产业加工基地,拟入驻14家重点企业,发展玻璃、硅微粉、硅板等高端产业。门司镇规划用地面积1000亩, 用于建设硅材料工业的原料基地。计划入驻5-8家企业,承接硅石矿开采、粗加工、尾矿和泥浆利用,生产硅砂、建筑砂、板材砂和硅尾矿泥浆,供下游企业使用。
围绕持续建链、补链、延伸、强链的发展路径,该市加强招商引资,积极对接硅产业中下游高端企业,不断延伸硅材料产业链,提升产品高附加值。目前已成功引进郴州旗滨光伏玻璃、湖南旗滨医用玻璃、长兴新材、赛力龙新材、新兴科技、国泰矿业、元亨矿业、聚佳环保、旗滨矿业等硅材料制造企业,初步形成硅材料产业集群。
目前,资兴经开区淇滨光伏玻璃项目、淇滨光伏组件高渗透基板材料项目、58万吨超白石英砂选矿厂项目已投产,淇滨医药一期已投产,二期已基本建成。2021年,全市硅材料企业工业产值约20亿元,税收6400多万元。预计到2024年,可引进基于硅石资源的生产加工企业10家左右,引进产业链项目20个以上,形成百亿级硅石加工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该市利用东江湖得天独厚的冷水资源,孵化出了“热门产业”。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在东疆湾规划建设,占地4500亩,总投资500亿元,可容纳20万个机架,集数据存储应用、服务外包、芯片高端智能制造等大数据产业链。
目前,产业园已签约入驻3个数据中心,共计24800个机架,其中东江湖大数据中心一栋3000机架机房大楼已于2017年6月26日投入使用,入驻网宿科技、天翼云、阿里云、腾讯云、淘宝等60余家企业(项目)。2021年,产业园实现IDC租金收入8000万元以上,带宽收入2亿元。东江湖大数据中心入选2021年工信部国家新型数据中心。易信科技、城投数据中心、增量配电试点运营中心、源网存储等园区八大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该市还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批准,将园区打造成与韶关并列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的第二个数据中心集群,努力打造国家和省级重要的计算中心。同时,全力提升电子信息(大数据)产业,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光电通信、数字视听、微电子元器件,鼓励汇鸿、华汇、共振等电子信息企业开发新产品。
该市围绕“三高四创”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以“连锁招商”引进新主体,以“两员”服务培育新增长,以“自由贸易跨境”开辟新通道。今年园区招商引资总额80.4亿元,同比增长29.9%;进出口总额15.5亿元,同比增长70.6%。先后获得“湖南省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园区”、“十大开放园区”等荣誉称号。
在今年郴州市委资兴工作督战会上,郴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为资兴指明了“四个定位”、“五个高要求”、“六区建设”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两年“建好园区”、三年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任务目标。为此,资兴市发扬“突破、创造、实干、拼搏”的精神,以创新促建设,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今年1-9月,资兴经开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469.9亿元,同比增长20.2%;主导产业收入318.6亿元,集聚度提高到68.3%;工业固定投资完成91.8亿元, 同比增长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