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如何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课题。中国移动河北公司作为河北省央企,勇担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的责任,发挥行业优势,深入实施“数字智慧乡村振兴计划”,推进面向农民、农村家庭、农业企业的优质高效信息服务,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综合项目和产品服务融入“三农”发展实践,在持续全面推进村镇振兴中表现亮眼。
数字智能平台:全省7000多个行政村成功联网。
“这个振兴农村数字智能的平台已经投入使用一年多了,覆盖了所辖的16个自然村。我们可以看到镇上每个村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你看,最直接的工作就是当前的三项重点工作——防止秸秆焚烧、果蔬产销、疫情防控管理。”张继东是保定市高阳县浦口镇党支部书记。河北移动为当地搭建的平台丰富而强大。张继东说,这给他们管理基层事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是赵岩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结合点,数字乡村将推动农业和农村整体现代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但城乡数字差距大,建设发展地区不平衡,资源要素支撑薄弱,整体协调跨度大...随着工作的推进,一系列问题和困难随之而来。“近年来,我们在全省农村投入了40多亿元,但乡村振兴数字智能平台的省级布局建设仍对河北移动构成诸多挑战。‘开弓没有回头箭’,乡村振兴是我们的目标和指向。”河北移动省级工程建设负责人姜的声音很有分量。
近两年来,河北移动围绕乡村振兴发展要求,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构建省、市、县、乡四级乡村振兴数字智能平台。以农村信息化建设场景需求为导向,推出智慧党建、农村综合治理、智能农业、助农惠农、农村教育、基层医疗六大功能模块;以应急指挥调度为重点,编织农村应急保障网络,实现实时远程监控调度,有利于灵活应对公共安全事件,有效震慑违法行为,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通过数字智能平台,实现了基层党建、治理体系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数字化,基础信息和信息应用的有效整合。
截至目前,乡村振兴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已覆盖河北7000多个行政村,正在为赵岩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生力量。
智能农业:蔬菜示范基地走在智能农业的前沿
深秋的早晨,阳光洒在衡水市饶阳县留初镇的田野上。旁边的蔬菜大棚就像一片“白色海洋”,一望无际。衡水饶阳是“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蔬菜种植面积43万亩,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菜篮子”。留楚镇作为饶阳蔬菜大棚的核心区域,已成为河北移动与当地政府共建的农业互联网综合示范基地。近年来,这个越来越有名的“京南第一菜园”与智慧农业有了进一步的接触。
“你看,这个养殖场的生长环境指标,如温湿度、土壤环境、光照、二氧化碳等都可以实时监控,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温度、光照、通风、湿度、浇水、施肥的远程控制。”村民宋喜华自豪地介绍着自己的现代化蔬菜大棚。
这个现代智能农业应用系统操作非常简单和流畅。“我们在平台功能板块上线前进行了近十轮优化测试,目的是让操作界面简洁明了,对具体使用系统的农民朋友和技术人员更加友好,节省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把更多的技术控制权交给智能系统识别和执行。”河北移动系统集成中心总经理周扬说。
在距离饶阳500公里的冀北地区,食用菌产业5G-智慧农业园成为承德滦平最亮丽的名片。
智慧宜居:农村厕所一小步,美丽乡村一大步。
据了解,河北移动在此次“厕所革命”中整合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改水改厕在线加载,并将数字智能服务广泛应用于民生工程,让农民充分享受到信息时代的红利。
如何高质量推动厕所革命?河北移动在秦皇岛、石家庄、唐山等5个城市的20多个县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硬件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脏、乱、差’的农用厕所问题,软件的建设可以在云端承载‘卫生、整洁、有序’的农用厕所清洁机制。”河北移动5G信息解决方案专家张兵说。
为了解决农村厕所的卫生管理和保护问题,河北移动技术专家与当地卫生管理部门一起,调查和攻关,建立了农村厕所长效管理和保护系统平台。它将所有农村公厕、管护服务站、粪便中转站、粪便抽送车纳入智能监管平台,实现了全程管护覆盖。通过县、市、镇的大屏监管,可以实时监控排污泵车的行驶轨迹,有效监管车辆乱倒问题,真正实现粪便从收运到综合利用的全过程监控,杜绝二次污染。
新时代彰显新作为,新征程彰显新担当。河北移动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肩负起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积极响应中央要求、事业需求和基层呼声,在办实事中温暖人心,在勇于创新中彰显责任,积极融入农村综合治理,为加快农村智能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