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构筑中部鞋都最强磁场

   2023-05-30 190
核心提示:自201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将苏州打造成中国现代制鞋工业城市以来,苏州用5年时间,主动承接沿海鞋都转移,在转移中注重转型升级,组团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了资源集约配置、企业梯度集聚、上下游产业互联互通的产业集群。温州、广州、泉州鞋企相继入驻,东易、康奈、红星鸿星尔克、新濠畔等众多知名鞋业及配套企业相继入驻,鞋城产业链不断完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正使苏州-中国鞋都成为集聚制鞋业的最强磁场。以生产鞋底为主的鞋配套企业邦尔福鞋衬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安君告诉记者,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

无中生有,发展规划从“第一步”开始;产业集聚,中部鞋都崛起于苏州。

自201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将苏州打造成中国现代制鞋工业城市以来,苏州用5年时间,主动承接沿海鞋都转移,在转移中注重转型升级,组团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了资源集约配置、企业梯度集聚、上下游产业互联互通的产业集群。

强大的政策支持、科学的产业规划、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配套资源等独特优势,无疑是制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支撑。“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正使苏州-中国鞋都成为集聚制鞋业的最强磁场。

引领制鞋业实现“三态归宿”

2015年12月5日,在百丽的厂房里,产业工人张骞小心翼翼地将装饰铆钉钉进鞋面。苏州百丽鞋厂是百丽在中国的八家工厂中最大的一家,生产了百丽旗下的四个品牌,包括百丽、和舍、奥施和森达。落户苏州五年来,百丽苏州生产成品鞋近4500万双。

“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百丽已经计划在2017年将整条生产线转移到苏州,届时年产量将超过1000万双。”苏州百丽鞋厂厂长石磊告诉记者。

2009年,全球鞋业巨头百丽落户苏州,开创了沿海鞋企牵手苏州的先河。

以此为起点,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把苏州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制鞋工业城市。在做好规划布局的同时,找准实现产业集聚良性循环的“源头”,以产业招商和龙头招商为重点,打造全产业链。温州、广州、泉州鞋企相继入驻,东易、康奈、红星鸿星尔克、新濠畔等众多知名鞋业及配套企业相继入驻,鞋城产业链不断完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黎齐建立了中国鞋业。

漫步中国(中部)鞋城,百丽、东怡、康奈等知名鞋企,叶莉体育、马泰等企业也纷纷投产。截至目前,鞋城已签约项目115个,协议投资447.8亿元,可安排10万人就业。

苏州制鞋业的转型升级

“一尺之下的世界”瞬息万变。应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苏州为何成为众多知名鞋企的“锚针”?东鞋西移,苏州以提质增效为抓手,扭住“转身推进”工作的牛鼻子,实现了鞋城经济的逆势崛起。1-10月,鞋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43.6亿元,同比增长10.88%;税收实现5.25亿元,同比增长6.1%。

经济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以技术、装备、工艺为代表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10月18日,鞋城管委会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11月中旬,鞋城安排专人在合肥拜访安徽省现代经济研究院专家,进一步提出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修改意见,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为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苏州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制鞋骨干企业,与省内外相关高校和制鞋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建立制鞋R&D中心和检测中心。以生产鞋底为主的鞋配套企业邦尔福鞋衬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安君告诉记者,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开展合作研究,提升鞋底舒适度,提高产品功能性,满足广大鞋企订单需求,完美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

相对于众多知名鞋业及配套企业,苏州贝宁鞋业的生产之路略显特殊。企业专注于个性化和精细定制的路线。在机器制鞋盛行的当下,将传统制鞋行业融入手工生产,以个性化服务提升附加值,也是一种独特的方式。不仅如此,贝宁还融合了南北、东西方带来的审美差异,让成品鞋戳中“审美的胃口”。

与众多知名鞋企一样,康奈也选择苏州作为生产基地,这无疑是对苏州提质增效的最大肯定。“行走的每一步都是享受,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除了稳健的生产经营,康奈集团(苏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秦简介绍,康奈集团推出高端品牌康奈家族,主打私人定制路线。应对市场需求,紧跟潮流消费理念,是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回应。

固步自封难以进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突破。鞋城帮助入驻的中小企业招商引资,同时利用现有闲置厂房和标准化厂房开展投资合作;以电商销售、体验店等创新投资思路引领实体经济入驻;将电子商务产业纳入招商体系,整合线上线下、实体生产和互联网销售,把销售龙头带动生产加工的招商情况作为下一步重点工作。

集群发展,华中鞋都在一夜之间崛起。

东易鞋业苏州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依然繁忙。这家以出口订单为主的企业,夏天生产棉靴,冬天生产凉鞋,真正实现了“炎夏知冷,冰天知暖”。总经理叶表示,公司在温州的生产基地已开始逐步有序地转移到苏州。自2012年投产以来,三年间产能翻了一番,目前有六条鞋子生产线。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企业应未雨绸缪,加强员工培训,增加自动化、半自动机械设备,练好内功,提高效率,实现效益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鞋城管委会进一步强化抢抓机遇、谋发展、抓招商、抓项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2015年1-11月完成投资27.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计划的92%。经过精心对接和精心准备,签约了新华纺织苏州生产基地、乐村淘电商等项目,完成投资37.11亿元。

2015年4月,鞋城成立了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强化招商目标,明确任务分解,划定招商区域,选择对接项目,制定调度方案,切实把招商工作分解到位。11月,鞋城管委会成立两个招商分局,加强组织,精准招商。目前人员已进驻厦门、广州,实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全覆盖。

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群,从配件加工到整鞋生产,苏州制鞋业正式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制鞋业产业链,逐步成长为推动中国制鞋业加速发展的重要一极。据统计,今年前十个月,鞋城重点项目投资十九点二二亿元。重点鞋企产能扩张加快,其中百丽新增3条生产线,东易鞋业新增4条鞋生产线,康奈新增1条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中)。

明确制鞋业发展路径,促进制鞋业集聚发展,增强制鞋业发展活力,助力制鞋业加快发展。在此基础上,苏州继续依法完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要素成本、潜在市场、资源能源等综合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让更多鞋业及相关配套企业谱写苏州鞋业的精彩篇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red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