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风雨中不忘初心党魂——践行“两学一做”广大党员在防台抗洪一线恪尽职守、奋勇争先。
洪水来袭,责任不沉;在关键时刻,党员有责任。
连日来,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遭受暴雨和台风袭击,遭遇罕见洪水。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分夺秒、抗灾救灾,在防台抗洪中践行“两学一做”,用实际行动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精神堤防。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深刻诠释了新时代合格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冲锋——创造“零伤亡”奇迹
转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上。
暴雨来袭,安徽金寨县铁冲乡梵高村党总支书记王大安立即把正在召开的支部党员大会变成了救灾自救动员会。61名党员组成了8个救援队,从22户人家转移了73人。无人受伤或死亡。
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登陆福建,引发大范围暴雨,三明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迅速组织救灾,第一时间转移群众9546人,无人员伤亡。
危急时刻,广大党员挺身而出,成为防台抗洪的尖刀班和战斗队,努力保住每一户每一个人的生命。
坚持下去,筑起冲不倒的“坚固大堤”。
当台风冲向浙南及沿海地区时,浙江台州市椒江区陈达镇党委书记、镇长带领党员干部带头坚守海岛,挨家挨户查看防台风情况,劝说低洼地区群众进入海岛防灾中心,逐一联系全镇141艘渔船,确保所有船只安全避风。
当四川洪雅县7名群众被困在青衣江中游的一个孤岛上,随时可能被洪水冲走时,党员陈越海冒着生命危险渡过青衣江进入江心岛,拉起江面上的电缆,为被困群众架起了一条生命通道。
在溪水变成激流,河流、水库水位暴涨的情况下,安徽太平洋电缆集团党委副书记叶太英带领36名党员组成“抗洪抢险突击队”,冒雨赶赴无为县泥汊镇老街抗洪抢险现场,连续奋战,在河边筑起长1.1公里、高1.2米的“堤坝”,保护老街300多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时刻,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巍然屹立,战斗在惊涛骇浪中,随时待命。党性的光辉表现在每一个细节上:是带着牙齿的沉重沙袋,是裹满双脚的黄泥,是黑暗中手电筒发出的微光...
纪念碑——饱含共产党员的忠诚
武汉,“生死之地”就在“生死牌”上。
时隔18年,“誓与大堤同生共死”的牌子重新出现在长江大堤上。暴雨肆虐,9名党员在“生死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时隔18年,两张“生死牌”有了两个相同的名字——唐仁清和李建强。今年,他们分别是53岁和57岁。面对舆情,他们毅然冲向一线。
“防洪是大事,没有条件谈。”简单的一句话,表明了党员的底色。
浊浪空,惊涛拍岸,洪水中筑起不朽的丰碑。
“我是支部书记,放开我!”当贵州黎平县九朝村村支书刘善平抱起被困在“孤独屋”的小女孩,拖着绳子来到田坎时,上游20多米的木屋瞬间被激流冲走,大水裹挟着木板,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将她们卷入激流。刘善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雨下得很大,我得赶紧防汛。”湖北省阳新县王屋井村妇女主任李莲接到救灾指令后,冒雨赶到防汛一线,却被洪水无情冲走。第二天,这家人喊着她的名字,小女儿站在屋前,望着一条通往村口的小路...
安徽芜湖县老党员王能珍回乡抗洪,抢险时被卷入洪水。安徽含山县三龙村村支书尹剑平抗洪五天五夜,因积劳成疾脑出血去世。福建省永泰县岐山村支部书记林新华在转移安置群众和支援救灾过程中被泥石流冲走...
"党员应该站在最需要的地方!"湖北洪湖市扶贫办主任易的喊声,久久回荡在洪涛。
风雨见证合格党员风采。
在危机时刻,党员是主心骨。当地有关党委把抢险救灾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次实际演练,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打赢抗台抗洪这场硬仗。
武汉市、贵州省黔东南州等地第一时间召开抗洪抢险工作会议,及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汛预案;江西省九江市、河南省驻马店市实行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确保防汛责任落实到位;湖南岳阳市委组织部发出通知,动员党员佩戴党徽参加抗洪救灾;重庆将协调整合市水利局、市防汛抗旱中心、市卫生计生委、武警水电支队等各级救援力量,随时投入抢险救灾;岳西县, 安徽省直接将县村服务管理网格改造为全覆盖、无盲区的“防汛网格”,确保防汛工作无真空、无死角...
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继续前进。
这个初心,就是湖北麻城市马岗镇马尚石村第一书记蔡华徒步爬了11公里的四个山头。是湖北红安县城关镇李忠树村二组组长李志全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无私抗洪,递交的被洪水淋湿的入党申请书。
这个初心,是一个党组明确一个责任区,一个党员认领一个责任岗的简单宣誓;这个初心就是把“家”放在重灾区,吃在堤上,住在堤上。这份初心,让党员干部树立了防汛合格党员的标准,让党员的感人事迹擦亮了党的“精神名片”。
在灾难面前,“初心”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是哪里有危险,党旗就飘扬在那里,党组织就站在那里。
当前,已进入防汛抗洪的最关键时期,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坚强领导作用,各级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身先士卒,敢打硬仗,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庄严誓言。 必将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经受住考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