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发现,月饼的保质期“缩水”了
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有三样东西会缩水:食物的量,股票的价格,财产的份额。但今年的月饼给了大家一个新的教训,那就是保质期也会“缩水”。
记者从中心城区的梅西百货、沃尔玛乐山分店、重百乐山商场、三八超市的月饼专柜了解到,今年大部分月饼的保质期,无论是盒装还是散装,都是45天。如果说以往月饼的保质期是3个月,那么今年月饼的保质期已经足足减少了三分之一。
此外,记者发现,今年的月饼不仅保质期短,而且外观和口感都有很大变化。
记者在市中区新村街道一家糕点店看到,这家店卖的散装月饼,颜色比往年暗了很多,看起来也没有以前鲜艳了。随即,记者又来到中心城区的其他几家蛋糕店,看到他们卖的月饼颜色也比较暗淡,多为暗黄色;前几年卖得很好的雪白月饼已经在几家店里不见了,而草莓、菠萝、苹果等水果月饼也减少了不少。
“今年月饼保质期普遍缩短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变化。”市中区东街大拇指蛋糕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影响月饼保质期的主要因素是原料质量、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包装工艺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今年月饼整体“寿命”变短的原因之一是食品添加剂的变化。
“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月饼的品质(包括外观和口感),延长月饼的保质期,方便月饼的加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主任刘刚说,月饼的保质期因馅料不同而不同。根据月饼的国家标准,盒装月饼在冷冻状态下最长可储存60天,常温下可储存25天,而散装月饼只能储存10天。以前月饼的保质期长达6个月甚至1年,其中一个很大的帮助就是甲苯甲酸防腐剂。不过,目前这类食品添加剂已经被脱氢乙酸和山梨酸取代,月饼的“长寿”已经成为过去。
公众声音食品安全最重要。
市民对月饼的这些变化“买账”吗?
“食品添加剂少了以后,除了保质期变短了,月饼看起来更粗糙了,口味也没太大变化。”市民易颖告诉记者,他前两天在超市买了一些散装的月饼,外观确实变了,吃起来也没有去年那么甜了。
“包装和保质期的变化不是我买月饼的首要条件。最重要的是安全。”易颖说,以前月饼的外包装上有几种食品添加剂。现在只有一两种,食品添加剂更少。大家买的放心,吃的自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对新月饼还是比较认可的,但还是有一些质疑。比如“月饼包装上仍标注食品添加剂。这是否意味着仍然存在安全问题?”“食品添加剂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吗?”……
为此,刘刚表示,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随着食品监管单位对食品安全的不断加强,有害添加剂被公布和禁止。所以目前市场上正规渠道销售的月饼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专家解答“外表丑内心美”的月饼更健康。
那么,是什么让今年的月饼“脱胎换骨”,显得很不寻常呢?
“近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关注食品安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查处食品添加剂问题。所以月饼整体外观和保质期的变化是监管部门严控食品添加剂的体现。”乐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支队队长王良告诉记者,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月饼生产中将禁止或限制使用合成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27种食品添加剂。正因如此,制作月饼的面粉中缺少增白剂,会使面点或冰皮月饼不再像以前那样洁白;控制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香精、甜蜜素、防腐剂、 清新剂和改良剂会改变月饼馅的颜色和味道。
当然,食品添加剂的控制不仅会影响月饼的外观,还会影响月饼的生产成本。比如,以前很多月饼馅厂家为了节约成本,也为了改善月饼的口感,会使用一定剂量的甜味添加剂,比如甜蜜素。但在严控食品添加剂后,厂家只能选择成本更高的糖来代替,这又增加了月饼的制作成本。
“为了确保市民节日的食品安全,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组织中秋月饼和肉制品专项检查。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刚告诉记者,在此次检查中,该局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月饼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检查中,一旦发现企业使用过期变质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伪造生产日期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经营单位销售过期变质月饼等行为,将要求立即停止生产经营,追根溯源,依法严厉查处。截至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抽检月饼25批次,肉制品27批次, 涵盖生产、流通、餐饮各个环节。检查中,暂时没有发现非法生产经营月饼及肉制品的情况。
刘刚表示,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中秋节后,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将对经营单位未售出的月饼下架和月饼生产企业回收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严禁企业将回收月饼作为食品生产加工的原料,严禁通过改变包装、涂改生产日期等形式转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