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寇)12月2日,万新福为陕西宝鸡的客商送行,开始整理企业需要的物资。作为攀枝花市政府驻陕西联络处的工作人员,他本该回到宝鸡,却被一份协议“留”在了攀枝花。
11月29日,在2014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上,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攀枝花钒钛高新产业园签署了《共建友好园区协议》。两个园区成功携手,将在资源、技术、项目、人才、市场等领域拓展更加广泛的合作空间。
市场太小,需要共同开发。
攀枝花展示了“中国钒钛之都”的品牌,宝鸡则被称为“中国钛谷”。宝鸡以钛材加工为主,在钛板、钛棒、钛丝、钛管、钛粉等中端产业具有优势,占据国内钛产品市场近80%的份额。攀枝花在钒钛磁铁矿开采、富钛材料、海绵钛、钛锭等前端产业方面具有优势,双方强强联手。
在今年举行的第十五届西博会上,攀枝花与宝鸡签署了钒钛产业战略合作备忘录,绘制了“钒钛之都”与“钛谷”的省际合作路线图。"关于建立友谊公园的协议是对路线图的细化."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衷表示,政府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支持两地企业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此外,还将探索飞地经济模式,鼓励宝鸡企业在攀枝花设厂、生产、共享税收,“留下足够的空间延伸合作深度”。
有人担心,如果“中国钒钛之都”要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宝鸡此举会不会“引狼入室”?
“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卓宇表示,两地将共同为钛资源的利用开拓广阔的市场。记者梳理发现,钛管价格比不锈钢管贵10倍左右。赵衷说,高昂的价格导致钛材的市场空间很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钛工业的发展。如果“两地形成合力,降低成本,改进工艺,争取更多扶持政策,钛的市场前景广阔”。
前景明显,宝鸡企业向南布局。
博览会期间,万新富陪同宝鸡50余人的考察团,从红格矿到选矿厂到海绵钛、钛锭加工企业,参观了攀枝花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在考察中,宝鸡的企业逐渐“搬”到了攀枝花。“我走访的时候,很多公司问我地价和税收政策。”万新富说,攀枝花被纳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后,钛资源上升到国家战略,宝鸡的企业对政策红利很感兴趣。
"钒钛高新区将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先行先试的机会."攀枝花市委秘书长许剑民说。记者从签约仪式上获悉,仅在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方面,四川省每年支持资金将不低于2亿元。攀枝花市设立钒钛产业专项发展基金1.5亿元,将全力扶持成长型企业。
就在协议签订后,宝鸡企业的两家钛礼品加工企业向攀枝花抛出了橄榄枝。奥宇工贸和郁芳工贸已初步计划将钛礼品的精加工生产线放在攀枝花。
“这是从无到有的飞跃。”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瑞丽说,攀枝花的海绵钛运到宝鸡加工成钛餐具,再倒卖回去。中间商层层加价,价格比出厂价高出一倍多。“生产线放在攀枝花后,省略了中间环节,在西南市场会形成更大的价格优势。”
万新富在攀枝花为企业收集材料。“对方正在研究计算,等详细方案出来就可以开始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