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通过两段不同的生物降解过程实现污水处理。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A/O工艺作为一种主要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 高效性:A/O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 简单易行:A/O工艺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 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经济、节能型降解过程。
4. 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5. 耐负荷冲击能力强: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
综上所述,生物脱氮工艺在处理污水时既能脱氮,又能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和排放标准。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仅能够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