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高“农资超市、农资企业、农校、农会、农网”对接水平。我市供销社线上线下齐抓共管,上半年共完成商品购销85.8亿元,占计划的52.5%,同比增长24.4%。
从制度上看,“新网”建设稳步推进。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新业态的变化,迫使供销社的经营服务要适应这些变化,整合优势接地气,进一步加强与农民的经济联系、组织联系和利益联系,形成精干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
新农村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简称“新网”)就像一条专线,一头连着农田,一头连着城市。“专线”畅通无阻,一批批农产品运到城里,一批批生产资料散落到田间地头。在这个过程中,实质性合作经济组织起到了“货物畅通”的作用。
我市供销社在整合上下大力气,深入开展创建县级合作社百强、基层标杆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合作社、星级村级综合服务合作社等活动。上半年,供销系统改造基层合作社11家,新发展专业合作社200家,农民专业合作协会5家,行业协会2家,5个县市供销社全部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社5家,升级改造180家,加强与建行合作,开展助农金融服务。向农户发放弄玉通卡206张,建行玉龙卡10030张,存款余额8599万元。
“新网工程”的强力推进,提高了城乡对接的效益。上半年,全系统连锁销售额达32.5亿元,同比增长73.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2亿元,增长21.8%;实现农产品销售8.2亿元,增长31%;废旧物资销售额达3亿元,增长22.9%;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8226万元,增长552.9%。
看创新,实施“互联网+”计划
《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提出:“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加快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套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市供销社“互联网加供销有限公司”行动计划发布。以农资“触网”为起点,与江苏和盛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合作新成立荆门和盛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以农一送服务建立线上线下农资配送和农技服务网络。com工作站和和盛农资连锁店为载体,做到网上下单、门店配送,打通“最后一公里”,打造“智慧农资”。上半年,市供销社发展“实体店+电商”农资连锁网点14家,新建农作物医院15家,供应化肥81.3万吨、农药1101吨、农膜218吨, 保证农业生产的需要。
谋划农村电商大棋局,大力培育发展电商企业。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已成立湖北东方大卫、金诚易购、钟祥易雅通三家电子商务公司。东方百货开设“东方电子商城”和“东方微生活”,成为魏梦在荆门的唯一代理商。金诚集团开通“金诚易购”网上商城,与美团合作。com,入驻建行善融商城平台,完成“金诚易购”淘宝特色农产品业务平台及线下展厅建设。市政府、东方百货和JD.COM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协议。东方百货在东宝、钟祥新建了8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 并且整个系统实现了4000多万元的电子商务业务量。为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村级综合服务社真正成为“工业品下乡”的终端和“农产品进城”的开端,东宝区供销社走访了60余家村级综合服务社业主,并于6月26日举办了电子商务培训班,建立了东宝区村级综合服务社业主微信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
看着支撑,生命力一步步生成。
改革激发活力,坚持农业方向。这是供销社的“路线图”。
但市供销社主任云信说:只有下决心改革,供销社才能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我们必须转变思维,用颠覆性的观点摧毁和重建过去积累的商业逻辑,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上半年拟定了荆门供销集团的组建方案。在保留现有全资公司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业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东方百货试点,新增湖北盛兴电器销售有限公司、湖北东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湖北东方大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荆门东方电器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 有限公司是通过新的机制建立起来的。
市供销社也在融合发展上做文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与武汉神州数码签约,与深圳市米白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可引资3.9亿元。与佛山中企新材料赛凯龙公司、佛山柯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颜刚新业科技集团达成投资意向。上半年,全系统获批2015年农业发展项目2个、新网项目2个,扶持资金224万元。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东方百货的来凤大厦今年10月封顶。湖北中部地区总部今年完成了规划设计。东方百货信息化改造升级今年完成软硬件设施建设。钟祥供销产业园即将开工,沙洋盛和源科技产业园将于今年建成。
活力供销,魅力供销,创新供销,一步步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