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去过内蒙古草原的人都对内蒙古人的热情好客印象深刻。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几个人正坐在当地的蒙古包里,喝着马奶酒,吃着烤羊肉聊着土地。多难受啊!
晚上睡蒙古包,冬暖夏凉,没有蚊虫叮咬,是城市之外的另一种体验。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住房的名称。“宝”是“家”和“宅”的意思。蒙古等民族的传统民居。古时候叫拱顶,也叫毡帐、帐篷、毡包。蒙古语叫格尔,满语叫蒙古包或蒙古博客。这种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住所,拆装方便,便于游牧。从匈奴时代就出现了,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周围的侧墙分成几块,每块高130 ~ 160厘米,长230厘米。棋子用木条编织成网,连接成一个圆圈,盖上伞状穹顶,与侧墙相连。帐篷的顶部和四壁用毛毡覆盖或环绕,并用绳子固定。
普通的蒙古包大约有十到十五英尺高。包的四周,柳条编织成五尺高七尺长的菱形网眼内壁,蒙古语称之为“哈那”。
蒙古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人的经济状况和地位。普通小包只有四个“哈那”,适合游牧,俗称四合一包。大包能达到十二个“哈娜”。包的顶部用一根七尺左右的木棍,绑在包顶部的横架上,形成伞支架。包的顶部和侧壁覆盖着羊毛毡。包的顶部有一个天窗。宝门朝南或东南。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成群的白羊和顶天立地的蒙古包,是所有远道而来的内蒙古游牧民族的轮廓。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人民骑马行军、自由放牧的大舞台,蓝天白云下点缀的蒙古包属于牧民。
但现在,随着蒙古族游牧习俗向定点放牧或半舍饲转变,蒙古族几乎完全定居在砖房或楼房中。只有在那些旅游区,你才能看到传统的蒙古包。虽然它缺乏一些原始风味,但我们游客也可以感受到蒙古包的另一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