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防护口罩生产基地,安徽省唯一的安全健康防护用品产业集群专业镇,桐城市曹青镇的口罩产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迅速成长,在桐城市西南部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随着全国多地口罩行业的兴起,市场竞争加剧,口罩行业重回“微利时代”。通过推动转型升级,走品牌化道路,通过产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取暖,曹青镇口罩产业不断壮大,呈现出新的活力。
抓住市场机会,行业就会乘势而上。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打造中国口罩之乡”——走进桐城市曹青镇,镇内主干道路口的一块金字招牌格外醒目,鼻条、耳带、熔喷布、无纺布等口罩生产原料卖得满街都是。
面具产业是曹青镇的传统产业。在疫情防控中,曹青镇悄然成为“中国口罩名镇”,口罩产业成为曹青镇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
4月27日上午,位于曹青镇的安徽沈悠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在生产设备前忙碌着。在车间门口,几名工人正在往一辆物流车上装货。
近两年,随着口罩订单的激增,公司不断增加设备,转型升级,生产线从半自动化走向自动化、智能化。产能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企业得以快速成长。2021年,公司产值达2500多万元,创税收60多万元。
“我们现在有50多名工人,每天生产50多万个口罩。这两年,我们一共投入了四五百万元购置各种生产设备,推动转型升级。生产线实现了自动计数、自动检测、自动包装,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公司负责人王孔山说,“现在我们的产品主要通过跨境电商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和美国,并请了专门的团队负责运营。今天上午,一批40万个口罩在宁波口岸运往智利。”
沈悠公司的快速成长是曹青镇口罩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样位于曹青镇的安徽汇友防护用品有限公司,通过组织技术攻关,研制成功医用防护口罩,获得安徽省首张医用防护口罩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填补了省内医用防护口罩的空白;安徽乐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得医用一次性平面防护口罩生产许可...为抗击疫情,曹青镇等“明星”企业相继出现。
曹青镇的面具产业历史悠久。曹青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罗宇说,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曹青镇一直在生产口罩。从最初的手工缝制到现在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行业稳步升级,产品也从最初单一的劳保口罩扩展到涵盖劳保、纱布、KN95、KF94、医疗等多种类型的口罩。
两年来,曹青镇口罩生产企业和个体户从之前的15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800多家,其中规范企业6家;员工超过1500人,每天生产超过2500万个口罩。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曹青镇生产口罩的原料基本都是从外地采购,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口罩产业在桐城市西南部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
目前,曹青镇正在积极争创“国家口罩产业集聚示范区”和“安徽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努力打造“中国口罩之乡”。
思维决定出路,成长决定生存。
近两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口罩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的必需品,全国多地兴起口罩行业。随着口罩产能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口罩行业重回“微利时代”。
从曹青镇来看,各类市场经营者整体实力不够强,使得产业链延伸、新产品研发、品质提升不足。此外,管理事务的增加和更高的专业要求也使得人才的短缺日益显现。
“市场瞬息万变,只有增长才能生存。”在市场考验中,不断推进转型升级,走品牌化道路,逐渐成为小镇各经营主体的共识。
沈悠公司在转型升级中成长。目前以45万元/亩的价格在曹青镇购买了15亩工业用地,15000平方米的厂房主体已经完工,即将进入装修阶段。作为唯一的土地供应商,沈悠公司将在新工厂建立一个医疗防护设备行业的标杆。
两年来,曹青镇口罩注册量增加200多件,3家企业成为“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今年2月,曹青镇成功入选“安徽省防护用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在“品牌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曹青镇正计划培育3个以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口罩品牌,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商标,促进商标与产业集聚深度融合,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在曹青镇南部,桐城市占地200多亩的曹青安全健康防护产品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在建设中。该工业园由安徽安建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2020年8月开工,即将竣工投入运营。目前人才、设备陆续到位,招商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
“我们这里的口罩产业集群形成的比较早,但是企业的规模都不大。以前原材料从外面采购,想扩大集群,缺乏工业用地和工业平台。2016年,我开始筹划建设工业园区,但当时没有一家企业有能力走在这个前列。”安建公司负责人徐莉说,“疫情初期,原材料价格飙升,产业链不完善,让我们错过了很多机会。等积累了一些资金,当地7家企业联合上马了这个工业园项目。”
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左右,税收3000多万元,带动上下游配套及相关服务企业100家左右,直接吸引就业1000人左右,间接带动就业数万人。工业园区还将建设一个医疗卫生产品检测中心、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产学研交流中心。
在桐城和曹青镇的共同推动下,安建公司与武汉纺织大学就功能性安全健康防护产品研发及其产业化达成项目合作,在曹青镇建立了博士工作站,并聘请项目负责人作为产业园指导专家,共同进行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罗微认为,这个产业园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当地企业在产业平台、产业服务、人力资源、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推动曹青镇从单一的口罩生产基地向大健康产业智能化综合体转变,这也将大大提升曹青镇乃至桐城市安全健康防护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安庆新闻网全媒体记者罗、通讯员张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