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间,新雨过后,薄雾轻笼。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城区的英雄山上,“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巍然屹立。远处,油茶、苍术、杜仲……一片片、一道道,鲜翠欲滴。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是一座英雄的山:百万英雄儿女投身革命,仅在册烈士就有13万多人;孕育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诞生多支红军主力队伍。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考察时说,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大别山区湖北、河南、安徽三省各地市,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础,以加快产业振兴为重点,以绿色发展为牵引,正走出一条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巩固脱贫成果
完善基础设施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74岁的脱贫户汪能保在农家院里喝着茶:“去年检查出白内障,多亏县里有惠民政策,前阵子做过手术,眼睛又亮了起来。”
A few years ago, Wang Nengbao suffered from gastric cancer, his wife was beset with chronic diseases, and his family had a hard time living. Thanks to Anhui's two policies of getting rid of serious illness and chronic diseases, he spent 120 thousand yuan on surgery, only less than 10 thousand yuan for himself, and his wife reimbursed more than 80% for medicine.
治病,卸下“经济包袱”。同时,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帮助下,王能宝种红薯、挖竹笋、卖特产。妻子成了公益清洁工,家里去年收入近4万元。
沿着山路,跳进小溪,记者来到了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金刚台主峰。高耸悬崖上的几十个洞穴,见证了1934年11月红25军战略转移后,留守游击队和女排与敌斗争的故事。时过境迁,当年条件艰苦的红军洞如今已成为中国红色旅游的经典景点。
金刚山脚下,里罗城村安静而美丽,村民陈显福开了一家农家乐。以前道路不通,山货难卖。2013年公路修好了,大巴通车了,游客来了,一年收入20多万。如今,里罗城村还建起了停车场、健身广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集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红色文化于一体。
既要守住不返贫的底线,又要让老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高”。近年来,鄂豫皖三省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夯实群众致富基础。“村村通公路,户户有收入,人人有笑脸”的愿景,正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变成现实。
发展特色农业
承接产业转移
大别山革命老区位于中国中部腹地,山高林密,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老区周边城市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产业,加快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产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在信阳市光山县,程心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3500多亩油茶长势旺盛。总经理陈勇介绍,公司正在整合周边油茶资源,正在建设标准化万亩高产油茶基地。“加工油茶,1斤鲜果产2.5两油茶籽。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和饲料,既延长了产业链,又保护了环境。”
光山县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近30万农民增收致富,其中油茶种植面积27.1万亩,建成两个山茶油加工厂,开发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大别山位于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和武汉城市圈的交汇处,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近年来,鄂豫皖三省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加强革命老区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合作,支持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对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一批新兴产业加快崛起。
从湖北武汉出发,驱车1小时,过黄冈长江大桥。道路两旁,黄冈工业园是黄冈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在安意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机器前忙碌着。公司创始人韩栋在武汉创业。2017年,他看中了黄冈工业园的政策优势,先后投资了20多条激光、探测器、红外温度传感器生产线,去年产值6000万元。
湖北省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老区黄冈、孝感大力引进配套企业,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黄冈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施志宏说,黄冈承接了武汉“光芯屏网”、大健康等产业外溢,2021年吸引武汉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3个。如今,黄冈工业园投产的26家企业中,超过一半实现了与武汉同城发展。
河南省抓住机遇,将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今年3月,信阳市成立了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了连接长三角和大湾区的“桥头堡”。《安徽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积极承接上海、江苏、浙江、合肥都市圈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新兴产业集聚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日新月异。
建立绿色壁垒
实现生态价值
“浊度8.23,溶解氧10.17,温度20.7……”在武汉市新洲区道观河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员徐正洲看着仪器前的数据。“机器每四个小时检测一次水质,结果第一时间上传到生态环保部门。”在监测站外,道观河水库像一块巨大的玉石在荡漾。
道观河发源于大别山,流经黄冈市团风县和武汉市新洲区。下游水库是新洲区近一半人口的饮用水源。2019年以来,新洲区与团风县签订协议,约定生态补偿,还建立了流域联合会商、联合执法、污染治理等机制。
今年1月,道观河景区发布了2021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6.776亿元。这是武汉城市圈首个街道级GEP,为道观河流域实施横向生态补偿奠定了基础。“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用于拆除道观河水库沿线的养殖场和石料加工厂,建设生态公园和污水处理设施。”黄冈市生态环境局团风县分局总工程师胡铮说。
大别山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中部地区的生态屏障。鄂豫皖三省不断加强大别山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长江、黄河、淮河流域环境治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近处有花,远处有郁郁葱葱的山。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东涌村,55岁的胡王村建起了苗木基地。去年下半年,他想扩大苗圃规模,但又要花钱买苗、除草、施肥。就在胡王村守着1700多亩公益林的时候,县里传来了“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的消息。他喜出望外,递交了申请。很快,银行实地检查了林场的管护情况,林业局出示了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证明。
三方签订了资金监管协议,胡于2021年11月拿到了安庆市第一笔“生态贷款”15万元。“我用这笔钱买了千金松和映山红,现在长势喜人。”
目前,岳西县正在探索建设“两山银行”。全县拥有省级以上公益林138万多亩。2021年,公益林补助约1905万元,质押贷款金额约2.8亿元。
山川、森林、田野都是资本,绿宝也是“钱Ku”。大别山革命老区立足生态保护,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把绿水青山变成人民幸福生活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