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王雅婧通讯员姚秀峰朱捷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镇江市考察时,专门听取了该市低碳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汇报,观看了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云平台演示,并殷切寄语:“继续努力,为全国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镇江市纳入第二批全国低碳试点城市。十年来,镇江探寻绿色转型之道、减污降碳之策,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9.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9%。5月11日,江苏省镇江市发布《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绿色低碳成为现代化城镇的亮丽底色。
水泥厂成为“绿色标兵”
走进位于镇江市丹徒区高资街道的江苏鹤林水泥有限公司,厂区绿树成荫。
“水泥生产企业环保低碳做得如何,看厂区的树木就知道。很多水泥企业厂区因为污染,树都不会有绿叶。”鹤林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斌表示,鹤林水泥在此处建厂,初衷是“吃”掉本地一家船山矿业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废渣和废石。水泥厂把粉煤灰、脱硫石膏、硫酸渣等工业废渣作为生产原料,实现了资源的二次利用,全年整个生产过程使用的“一次资源”不超过20%。
Adhering to the green road of circular production is the secret of the continuous decline in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Helin Cement in recent years. In addition to the use of "secondary resources" production, the use of waste heat recovery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is also a major measure of low-carbon production here. Among the green trees in the factory, two waste heat power stations with a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of 26 MW continuously output electric energy for the factory every day.
“我们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窑尾排出的废气余热发电。”徐斌说,目前公司余热电站每年可发电1.5亿千瓦时,解决了公司四分之一的生产用电,节约标准煤4.12万吨。扣除发电成本后,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电力6700万元,大大减少空气污染。
推进协同减污减碳是近年来推动镇江产业链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化工是镇江市的支柱产业。2015年至2021年,镇江实施去产能项目167个,压减水泥产能508万多吨、钢铁产能60多万吨,淘汰电镀产能10.4万多吨、焦炭(炭)产能95万多吨,关停化工企业500多家。
围绕节能减排目标,镇江还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1月,镇江在全国率先出台“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启动绿色工厂创建工作。目前,已培育国家绿色工厂18家,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工厂92家,实施绿色改造项目229个,年节能70万吨标准煤。
位于镇江的江苏环太集团是一家太阳能光伏硅片制造商。作为国家绿色工厂,公司近年来实施了30多个节能改造项目。通过工艺流程的重塑和整合,每片硅片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耗电量从0.77千瓦时降至0.32千瓦时,年节能近4万吨标准煤,减少固体废弃物1.31万吨。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独立建设和运营污染处理设施的成本高、技术强,可能难以实现稳定的排放标准。为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治污成本,镇江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理念,建设了全市众多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绿岛”。同时,通过资金支持,帮助绿岛试点企业争取“环保贷款”,减轻企业压力。
4月27日,镇江市发改委、人民银行镇江中心支行发布首批企业(项目)绿色金融支持“白名单”,30家入选企业享受优惠信贷、优惠利率、优质服务、优惠定制金融产品等“四优”金融支持。
镇江农商行今年创新推出“苏碳金融”产品,通过与再贷款政策对接、与企业碳账户挂钩的创新模式,实现对绿色低碳企业项目的精准支持。
屋顶光伏节能减排
近日,扬中市市民葛通过手机APP查看自己的“绿色电费”:一季度家用电器和往年一样使用,电费却下降了近20%。
作为户用光伏发电的先行者,老葛响应市里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岛建设的号召,投资3.7万元,在自家屋顶建起了“屋顶光伏”。去年,通用电气金顺公司的“黄金屋顶”发电1684千瓦时,其中840千瓦时用于自用,844千瓦时用于其他用途。
扬中市所在的岛是长江第二大岛。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低碳、安全、高效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并于2015年率先提出绿色能源岛(太阳岛)的建设目标。2016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扬中成为全国四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之一,也是中国东部沿海唯一的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
据镇江市发改委主任谭介绍,近年来,镇江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除了光,水也是一个项目。镇江围绕“蓄”、“调”等关键环节做文章,积极布局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电力体系。
在江苏省重大项目句容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数百辆工程车来回穿梭运送土方。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于2026年投产,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50万吨。”
长江江豚一起旅行
走在镇江海豚自然保护区,可以看到大面积的水草,各种水鸟不时飞过。
日前,当地摄影师马先生在江豚保护区所属的丹徒区高桥镇西江边,用无人机拍摄到了这样一幕。黄昏时分,几头江豚结伴而行,在江面上“追逐夕阳”。这是高桥西江水质正在改善的标志。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江岛众多。2015年以来,围绕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镇江市先后制定了《镇江市长江沿岸资源保护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推动创建“近零碳岛”。
初夏天气晴朗温暖。每天晚饭后,丹徒区石页镇78岁的村民高桂新都会来到江边的船文化公园散步。“这里曾经是一个造船厂,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环境不错,大家看着都很舒服。”
石叶洲,位于镇江西郊,是长江第三大岛,海岸线长27.67公里。过去,过度开发利用一度破坏了这里的生态。近年来,石叶洲通过推进全岛生态环境改善,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低碳岛。
“我们启动了全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成了总长107公里的污水收集系统,实现了污水处理全岛覆盖,所有村民旱厕也完成了生态改造。整治村庄环境,重点是垃圾收集和分类。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岛”。”石页镇副镇长、先锋村第一书记聂永平介绍。
随着低碳城市的建设,更多可持续的低碳生活在镇江落地。近日,镇江市餐厨垃圾和生活污泥协同处理二期工程竣工,预计今年投产。投产后,镇江将形成日处理620吨城市有机物的综合处理能力,实现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实现城市有机垃圾处理绿色化、资源化、低碳化的目标。镇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日常保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秸秆已经拉去做有机肥了,不用担心没办法处理,一举两得。”随着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不断推广,农业废弃物也得到了合理利用。以吸管为例。以前水稻收割后,秸秆堆积如山,大部分都烧掉了,不环保。如今,秸秆根据当地条件得到了多样化的利用:发电、生产有机肥和生产真菌肥料...句容市夏树镇的何在自己的葡萄园里用稻草套种了10亩松茸。在葡萄未成熟的季节,这些松茸给没有收入的葡萄园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为更好地实现城市全方位低碳管理,2015年,镇江将把收集和监管城市碳排放数据的“低碳云”——城市碳排放核算与管理平台升级为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生态云”,通过数据、业务、服务、资源的整合,对重点污染企业和重要水体、山体、大气进行实时在线监控。依托“碳管家”,城市可以更好地实现低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