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沈阳市商务局发布了《商贸流通企业复业疫情防控指南》,应符合“六个到位”、“三个一”、“两个预案”的要求。“六到位”:防控体系到位、从业人员检查到位、防疫物资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安全生产管理到位、宣传教育到位;“三个一”:开展一次疫情防控调查,对经营场所进行一次清洗消毒,在恢复营业前组织一次疫情防控培训教育;“两个方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营业场所的分类防控
企业经营场所要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核酸48小时阴性报告等疫情防控“四件套”措施。
商场、超市应合理设置一定时间内的最大接待能力,近期不得超过50%。设立“一米线”,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鼓励顾客自己扫码支付,减少排队时间。建议购物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确保有效通风,定期清洁和消毒送风口。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物品和设施进行清洁消毒。
市内酒店(非星级)、宾馆等具有住宿功能的经营场所,对入住人员有“四个必须”:必须查验国务院“行程编码”和“卫生编码”,实行扫码测温制度;必须在48小时内查看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必须主动提醒值机人员在抵达沈阳后24小时内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并准确提供附近核酸检测点;必须落实市防指对住宿业疫情防控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规范执行。
餐厅(馆)工作人员应接种所有疫苗,每天监测健康状况,注意个人防护。没有绿码,体温超过37.3℃的顾客不允许食用。设立“一米线”,倡导预约就餐、非接触式点餐、结账。有效通风,定期清洗消毒。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清洁消毒公共设施。疫情期间,禁止在大厅吃东西,开展外卖业务。恢复就餐后,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取限流措施,倡导公勺公筷,推行分餐制。建议用餐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工作人员一直戴着口罩,顾客吃饭前摘下口罩,离开座位时必须戴口罩。
理发店要通过测量进店顾客和理发师的体温来核对健康码。为保证有效通风,烫染服务使用的排气扇在营业期间应保持开启,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应定期清洗、消毒或更换。保持大堂及客户等候区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美发工具和顾客用品应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理发师等工作人员要戴N95口罩,顾客要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防控
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员工熟悉职责分工、环境卫生、个人防护等工作要求。
建立企业职工台账,摸清企业户数,进行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期间,保持市场管理人员相对固定。
企业员工应该每天都有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症状,应无病上班,及时进行核酸检测,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复工,并及时向当地报告疫情。
员工应全程指导顾客佩戴口罩,顾客不佩戴口罩应拒绝进入经营场所。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对员工从工作单位到个人住所实行“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
加强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及时采购和储备防护口罩、消毒剂、抗菌洗手液、体温计、防护服、一次性医用手套等物资。防疫物资应当保存14天以上。
防疫物资应合理储存、发放和使用,尽量减少消耗。使用过的防疫材料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安全。
企业应当合理安排营业时间,防止加班营业,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应急物资、设备、设施随时可用,通讯保持畅通。按照相关要求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安全和疫情防控流程和措施。
尽最大努力处理紧急情况。
企业职工在岗时,出现发热、干咳、乏力、流鼻涕等不适症状,应主动向单位报告。单位要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落实报告制度,妥善安排医疗救治。
企业发生疫情的,要严格按照疫情处置相关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转移工作,立即采取停业、封闭管理、专职核酸检测等应急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外溢。
要严格按照当地政府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做好防疫工作的落实。建议采取缩短营业时间、控制中高风险区域客户数量等措施。
因疫情需要停业的,在当地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经营场所内被污染的食品、用品等物品进行封存,对经营环境进行消毒,并对相关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在物品未经处理之前,储存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以防止物品腐败和可能被污染。
指尖沈阳、沈报全媒体记者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