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竹产业最大的国家。在今年11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上,中国政府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了在全球范围内深化“以竹代塑”合作的倡议。竹、木、草产品也是济宁特色出口农产品之一。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近10亿元。济宁海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提高企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拓展海外市场。今年前10个月,济宁海关共查验出口竹、木、草产品4149批,货值7.66亿元, 分别上升18.1%和12.4%。
精准引导,帮助企业脱困。
近日,济宁竹草制品出口企业海基工艺品有限公司加工的133.4万元装饰竹制品,经济宁海关检验合格,被装柜出口日本市场。
“我们出口企业最担心的是产品能否达到国外检疫的要求。我们有新客户、新订单后,会尽快联系海关进行技术指导。”该公司外贸负责人柳岩说,今年企业相关产品出口额已达一千四百三十二万元,创历史新高。
海关引导企业从原料、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严控产品检疫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收集整理国外竹草产品最新法律法规、标准、检疫要求,第一时间为企业宣讲“送政策、送方法”,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拓展新市场。截至目前,济宁从事竹草制品加工出口的企业有数十家,出口品类涵盖草制品、柳制品、胶合板、木地板、相框、家具等。济宁海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成立了一个“竹、木、草产品出口技术指导组“帮助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主动服务事半功倍
随着RCEP的深入实施,企业拓展市场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为济宁竹草产品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
济宁海关立足辖区竹木草产业发展定位,积极落实促进外贸维稳提质的各项措施,采取“一企一策”,积极跟踪服务,帮助企业抓住RCEP生效机遇,引导企业用好关税优惠政策对比清单,扩大竹木草产品出口,助力促进农村就业,推动乡村振兴。
此外,海关进一步简化准入程序,发挥“互联网+”作用,采取单证审核或“网上审核”的方式,缩短注册流程,帮助企业快速获得出口资质,实现企业注册“零跑腿”。"截至目前,辖区内已有44家竹草企业获得出口登记资格."济宁海关稽查一科副科长梁成标说。
改革创新提速增效。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一些外贸物流运输不畅,影响了部分企业的出口出货。
"一旦我们有了新的外贸订单,我们需要立即发货."柳岩说,海关总能在第一时间实施查验,缩短出口通关时间,企业的产品也能在第一时间装船出口到国际市场。
今年1月起,济宁海关设立虚拟的“稽查执法中心”,通过“集中研判、随机调度”,实施精准高效的稽查监管。为提高通关效率,海关还设立了“属地查验绿色通道”,实行通关“5+2”和24小时预约,实现“随报验放”。
“从验收检验报告到放行货物,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企业当天就可以发货发货。”梁成彪说。
此外,济宁海关多措并举惠民生、暖人心,积极探索业务模式改革,在竹木草产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升级企业分类,将7家企业调整为二类企业,进一步降低现场查验比例,积极推广“线上+线下”查验模式,减少对企业生产现场的干扰,为企业节约通关成本,让出口通关跑出“加速度”,为竹木草“出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