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29亿元失业保险返还资金发放加快助力稳企保就业
姜林、徐浩兵
为降低疫情影响,鼓励企业稳定岗位,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失业保险回稳岗政策的实施力度,通过向不裁员、不减员的企业返还一定比例的失业保险费,帮助企业减负、渡过难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地人社部门全力落实一揽子稳定经济、促进失业保险回归提速增效的政策措施。1-5月,全国273万家企业共获得稳定岗位资金129亿元,受益职工5189万人。
2022年5月18日,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尹平镇一家鞋厂的工人在生产运动鞋。5月以来,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帮扶企业,帮助企业稳岗增收。新华社记者范摄
帮助企业脱困、稳定岗位的政策不断加强。
6月的吉林延吉,烟花渐渐恢复。
公园路上的毛峰烤肉店,客人们隔桌而坐,香气四溢。
受疫情影响,该店停业近两个月,损失相当大。5月底,店铺所属企业账户意外收到1.5万元稳定回款。
经理宣金华说:“我们是最普通的小微企业,没想到会得到政府支持。我们两家店60多名员工,没有一个失业的。虽然现在还在按照50%的限额吃饭,但已经基本能维持开销了,接下来肯定会好起来的。”
2022年5月28日,市民在长春一家餐厅用餐。自今日零时起,长春市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全面恢复营业。新华社记者徐畅摄
吉林省社保局失业保险管理处处长刘告诉记者,自3月份疫情爆发以来,已经出台了两轮阶段性社会保险政策。考虑到疫情对吉林省的总体影响,我们决定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对中小企业的返还比例由60%提高到90%,对大企业的返还比例由30%提高到50%。
“对于没有银行对公账户的小微企业,我们配合税务部门发放到企业缴纳社保费用的账户。”刘说,到目前为止,已发放失业保险基金21.82亿元帮助企业,其中近8亿元已从稳定就业岗位的支付中返还。
湖北、云南、广西等省积极推动逐步拓宽该政策受益人群,将参保不满一年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个体经济组织等纳入政策范围,推进政策全覆盖。
2022年5月26日,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一家服装企业的工人生产出口海外的服装。安徽省阜阳市进一步加大帮扶企业脱困力度,积极落实稳企用工等各项惠企政策。新华社发(梁摄)
“从全国情况来看,受益企业普遍利用稳定岗位资金缴纳社保费用、开展转岗培训、发放生活补贴,抵消了人工成本,缓解了经营压力,稳定了职工队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处副处长刘鹏说。
免费,资金可以尽快拨付。
在湖北襄城鞋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生产一批出口欧洲的运动鞋。
不久前,公司账户上又多了56万元。财务人员告诉记者,企业没有申请。这是人社部门自愿发放的失业保险稳步返还基金,将用于支付2500多名职工的工资福利,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张国庆说,为了更加及时地帮助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取消了申报环节,将“企业找政策”改为“政策、资金、服务找企业”通过大数据比对确定符合条件的企业,统一标注全省5个特困行业6.8万家企业,稳定岗位资金直接发放到企业账户。
提高资金拨付速度,能快就快。张国庆说,早在3月份,湖北省就开始进行数据比对、资金测算和政策预研。政策出台后的第二天,黄石市拨付了首批失业保险返还资金3838.43万元。在支持的小微企业中,30人以下的有2985家。
借助全省一体化信息系统,吉林省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全省50个市(地)、县(市)同步实行资金“免申请、免享受”和“一键支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指导各地抓住时间窗口,畅通申领渠道,大力推进稳定回归和就业补贴失业保险政策、缓缴社保费政策,积极推动各项政策快速享受,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刘鹏说。
拓宽受益范围,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杭州世纪宝丝绸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是一家新成立的数码印花丝绸文化创意企业。受疫情影响,公司面临库存积压、销售回款受阻、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困难。
受益于国家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这家企业不仅能拿到失业保险回笼资金,还能在年底前缓缴社会保险费30多万元。
据了解,针对疫情期间企业遇到的经营困难,失业保险也有两项措施帮助企业脱困。
刘鹏说,一是拓宽留职补贴政策受益范围,从中高风险地区的中小企业扩大到本地区的大型企业,授权各省根据疫情影响和基金结余情况,扩大到中高风险地区的5家贫困行业企业。
二是扩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的实施范围。在5个特困行业全部参保企业的基础上,增加了汽车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其他行业17家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中小企业。
多项措施齐头并进,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功能正在有效发挥。预计全面落实可释放政策红利3300亿元。
截至6月20日,广东省已返还稳岗资金30.31亿元,惠及企业158.83万户。围绕“退”、“减”、“补”政策,预计广东省将释放失业保险政策红利超300亿元,惠及企业超27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