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在肇庆王宏金属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总能看到一个身影,他戴着安全帽,打着手电筒,仔细观察着设备的运转情况。
他来自湖南,是一个30出头的青年创业者。
2011年,他踏足肇庆大旺。
面对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
他对它充满了渴望。
从此,他在这里扎下了根。
开始自己的奋斗。
今天,
边肖想和你谈谈。
肇庆王宏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自然的故事
↓↓↓
“成绩拼出来了!”
刘自然
总经理
2018年继续努力,全年营收必须突破100亿元。
肇庆王宏于2006年进入肇庆高新区,主要生产不锈钢白皮钢卷、冷轧不锈钢卷等核心产品。在餐饮厨具、建筑装饰等领域,王宏已发展成为国内外主要的不锈钢卷材供应商。去年,肇庆王宏的主要收入达到50多亿元。
成绩的背后来自每一次奋斗。
▽▽▽
2011年,刘自然进入企业,成为一名生产技术员。2012年出任生产副总经理。因为这一年,他“拼出”了一个大项目——十八辊五连轧项目。
回顾研究和开发过程,
刘自然形容为“没有白天黑夜,睡觉都是浪费”。
当时设备制造、工艺技术等核心技术还是空白,国内外没有成熟的不锈钢五连轧生产线。
2012年,肇庆王宏投资5亿多元自主研发生产线。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关,二期不锈钢五连轧项目新车间于2013年底竣工,18辊轧机设备进驻。利用五连轧、退火、电解、酸洗和矫直自动化生产线,中国生产的第一种不锈钢宣布试生产。
刘自然
总经理
在没有技术和经验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起早贪黑,不断尝试改进,无数次的反复失败和战斗,来学习不同的设计方案来弥补自己的弱点。
有一段时间,他带领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几乎住在厂房里,几天几夜都没有离开过车间,直到行政人员检查考勤,才被赶回家休息。
调试过程中,无论白天黑夜,刘自然始终坚守在设备维修的第一现场。他不仅要主持设备维修,还要了解设备故障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于以后生产参数的分析和调整,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刘自然对五线轧机的设备非常熟悉,大到密封圈,小到电机,大到边辊。他能说出几宝的线上线下数量,采购时间,库存。
精确的调试一次又一次得到了回报。
如今,十八辊五连轧技术已经享誉全国。
“科技创新才是王道!”
科研创新是一个公司成熟发展的标志。
一个企业阶梯稳步前进的象征。
刘自然始终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制胜的关键。
▽▽▽
刘自然
总经理
我相信我自己和我的团队,因为我们在技术创新上从未止步。
走进王宏的生产车间,很少看到工人。自动化生产线,数据实时监控...这些过程可以在控制台中完成。
又用了一年时间,王宏将生产线开工率从不到60%提高到目前的95%,钢铁吞吐量从最初的2万吨提高到现在的5万吨,最终形成年产50万吨。五连轧项目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过程控制自动化、供销一体化、表面质量检测智能化等核心优势。
肇庆王宏有这个特点,所以一直在以双速发展壮大,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冷轧工程技术中心,获得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7项。
刘自然
总经理
2018年,再建设一条智能化连续退火宽板生产线和技术先进的带钢生产线,建设技术研发和产品检验的王宏冷轧工程研究院,年营收超过100亿元。
未来,王宏将依靠自身优势引进下游企业。
为了肇庆的经济发展,
产业集聚贡献较大。
边肖的笔记:
刘自然总能看到奋斗的身影。时至今日,他依然坚持在车间进行设备检查。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始终坚持不断提升自我要求的态度,带领企业不断创新奋斗,紧跟新时代的步伐。他坚信,只有不断奋斗,王宏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肇庆市发发编辑部
首都部分(记者郭兴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