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组团去无锡,红杉、高瓴都来了

   2023-05-08 300
核心提示:一位国内人民币基金的募资负责人透露,今年合伙人注意到有几只大型母基金在无锡成立,于是在安排募资同事跟进的同时,还亲自带了一批投资经理去当地考察项目,专程到无锡了解当地的产业基础。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看到许多头部投资机构出现在无锡-光。

临近年底,杨丹最后一次出差被安排在无锡。

“关注半导体的投资者很难绕开无锡。”她在华南一家专注半导体的投资机构工作,这是她这几年对无锡的第一印象。在杨丹的记忆中,今年去得最多的城市是无锡。没有疫情,她几乎每个月都会在无锡待两三天。

今年,投资者在无锡涌现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从红杉中国、光大控股、高邮,到春华资本、CDH投资、科勒资本,以及源码资本、经纬中国、一村资本、宏辉基金,这座长三角中心城市悄然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投资人。

当VC/PE排队去无锡

红杉和高玲要来了。

"只要翻翻我们的清单,你就会看到无锡的许多项目."赵哲说。

因此,今年赵哲和他的同事去无锡出差的频率明显高了很多,他与同行见面的次数也增加了。从过去几个专注半导体的VC机构,到国内多家头部机构,都来到了无锡。大家经常一起参观项目,偶尔互相交换意见。“相比其他地区的厮杀场面,无锡创投生态刚刚建立,整体合作大于竞争。”赵哲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一切都有迹可循。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无锡股权投资数量同比增长28.4%,全国第四,江苏第一。2022年上半年,在其他城市投资案例数量和金额双双下降的情况下,无锡投资案例数量仍同比增长17.6%,投资金额同比增长38.6%,令人刮目相看。

一位国内人民币基金的募资负责人透露,今年合伙人注意到有几只大型母基金在无锡成立,于是在安排募资同事跟进的同时,还亲自带了一批投资经理去当地考察项目,专程到无锡了解当地的产业基础。

事实上,行动更快的投资机构已经采取了行动。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看到许多头部投资机构出现在无锡-光大集团与无锡建立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了总额1000亿元的意向投融资支持,并设立了总规模为100亿元的绿色股权投资基金。更轰动的是,红杉中国与旷视科技集团共同设立的首只零碳创业投资基金——旷视红杉碳中和基金正式落户无锡高新区。当天,红杉中国创始及管理合伙人沈南鹏、旷视科技集团CEO张磊出席了红杉低碳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旷视零碳数字创新中心的揭牌仪式。

此外,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二期有限公司在无锡成立,总规模737.5亿元;上海保险交易基金投资创新中心在无锡揭牌;规模50亿元的高燕创投二期、高燕深科创中心人民币专项基金落地无锡...队伍庞大。

2022年,更多的VC/PE机构出现在无锡。让创投圈印象深刻的是,今年8月,无锡尚仙湖基金园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无锡经济开发区举行。活动现场,签约了一批重大项目基金、QFLP基金、产业基金项目,总规模超过230亿元。

其中,重大项目基金签约规模共计135亿元,春华资本、CDH投资、科勒资本等多家知名基金公司落户无锡。同时签约了多个总规模为5亿美元的QFLP基金项目。此外,还集中签约了总资金规模63亿元的产业基金和落地项目。尚仙湖基金园与清科共同成立清科长三角(无锡)创业投资中心。

至此,曾经在国内创投江湖不起眼的无锡终于火了。

十亿母基金来了。

投资领导者最终“攫取”项目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无锡?

"如果你种下一棵梧桐树,凤凰就会来了."赵哲认为,VC/PE之所以愿意选择无锡,与当地逐渐成熟的产业生态密不可分。在其他地方,引导基金大多坚持用资本撬动新兴产业的思路。一是他们大力设立母基金,培育本土新兴产业,有时往往需要从零开始。而在无锡,更多的是与当地优势产业合作设立母基金,自然吸引优质VC/PE和项目。

今年8月,无锡发布了规模为100亿的尚仙湖数字经济母基金,聚焦以数字经济为主导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无锡打造的“465”现代产业体系,联合国内的头部基金经理发起设立子基金,聚焦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汽车、数字医疗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外界可能不知道,其实上述产业大多是无锡当地的支柱产业,聚集了很多企业。

“有了无锡的钱,投资回报的压力可能就没那么大了。”赵哲补充说,无锡是一个制造业强市,半导体和物联网产业积累良好,具有一定的产业链优势。“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是否有项目来源往往是优先考虑的。

好的产业基础,有充足的引导资金支持,VC/PE自然心动。“有LP的项目,我能要求什么?”

这两年我们也看到无锡成立了几百亿的母基金。2021年底,无锡市惠山区政府与中信建投证券合作设立10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用于设立股权投资子基金和片区更新基建、REITS子基金。今年11月,新成立的梁溪科技创新产业母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基金规模30亿元,由梁溪产业发展集团(筹)和梁溪科技城发展集团发起设立,博华资本为基金管理人。母基金将聚焦于符合梁溪及梁溪科技城产业导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领域,包括数字智能、 绿色技术和尖端制造。

此外,今年无锡还设立了良熙数字经济基金、无锡交能绿色基金、无锡国寿智慧医疗基金等多只基金。甚至于南下无锡江阴,共同设立了江阴临港开发区新经济产业基金。

无锡的创投步伐越来越猛。以QFLP为例,今年2月,红点创投、西洲国际、ESR基金、春华资本、伯乐生产服务、源码资本、广元投资、经纬中国、AsianStar、益存资本、北京弘道、弘汇基金与无锡市(县)签订了12个QFLP基金项目,最大单笔规模5亿美元,总规模28.8亿美元。

当时有个小细节:从提交材料到最终获批,仅用了三天时间,3000万美元来源资本的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就成功落户无锡。

当地的招商热情超乎外界想象。资深投资人林青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今年年初,华为哈勃投资了华南一家芯片公司。无锡某区招商领导得知后,迅速找到各种渠道联系该公司,摆出各种优惠条件。希望能吸引并落户无锡。他迅速的行动和真诚的态度给林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两年,林青与无锡相关部门见过几次面。她谈了自己的感受:“懂产业,懂技术,懂资本,合作过程挺舒服的。”

为什么是无锡?

也许很多人对无锡还有模糊的印象,但对于半导体投资者来说,这是一片熟悉的土地。即使没有引导基金,看半导体的VC也会定期去无锡打卡。

原因是早在80年代初,无锡作为国家微电子产业的南方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908”项目。众所周知,国内第一块集成电路诞生于无锡。

经过多年的产业沉淀,无锡已经发展成为少有的拥有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城市,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配套材料、配套服务。此前,某射频芯片公司创始人选择回国创业,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择了无锡。“无锡的封测产业有优势,其他配套产业也比较完善,可以节省很多物流成本,这对初创企业来说更重要。”

另外,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无锡的物联网产业屈指可数。早在2009年,无锡就建立了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拉开了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序幕,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试点城市。

如今,无锡物联网相关领域企业超过3000家,覆盖传感设备、网络通信、智能硬件、应用服务等全产业链。这些物联网企业与无锡半导体企业形成了新的上下游关系,不仅拓展了其半导体产业的市场,也使无锡整体的信息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由此,无锡不断吸引了众多集成电路、大数据、物联网方向的创业者。

今年新能源大爆发,无锡跑出了一个行业龙头——袁晶科技集团。2007年,张磊从英国回国,回到家乡无锡江阴,创办旷视科技。从风力发电机的制造和设计开始,红杉中国、春华资本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投资者聚集在愿景的背后。

目前,旷视科技拥有智能风电、智能储能系统技术、绿氢解决方案公司旷视能源、智能电池企业旷视动力、开发全球领先智能IOT操作系统的旷视智能、管理旷视的旷视创投——红杉亿碳中和基金。其中,袁晶能源位于江阴,袁晶动力电池制造基地位于无锡袁晶绿色科技工业园。

位于无锡东北部的锡山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动力电池赛道。两轮电动车市场,锡山区整车企业190家,配套企业450家,年产量1500万辆,有“电动车之乡”的美誉。依托两轮电动车产业优势,西山积极抢占动力电池新赛道,入驻了李绅动力电池、恩杰新材料、蜂巢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聚集了Apris、天奇新动力、力奇智能装备、金阳新能源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

无锡的“野心”不止于此。根据《无锡市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无锡将重点打造16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高成长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4个未来产业集群,集中培育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标志性产业集群。

回顾历史,无锡自古以来就是江南鱼米之乡,京杭大运河和太湖促进了无锡的商业发展。近代以来,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也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浪潮席卷而来,危机感极强的无锡再次加入了历史的长河。

历史证明,每一次产业变动,都会有一批城市衰落和崛起。现在这一幕正在上演,波澜壮阔。

(*杨丹、叶紫、赵哲、林青为化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yume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公告】跨度网可以发带网址的外链啦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