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热(300217。SZ)2022年全年业绩预告雷霆万钧。
这家光伏电热设备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2.75亿元至3.25亿元,同比增长58.27%至87.05%。从表面上看,东方电暖的性能有了相当大的提升。公司甚至表示,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订单饱满,陆续进入交付确认周期。该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毛利率较高,使得公司全年业绩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也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但单季度来看,东方电暖的业绩其实是下滑的。公司第四季度归属于净利润仅为0.39亿元至0.89亿元,同比下降3.26%至57.61%,超出预期。此前,券商一致预期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3.42亿元,实际业绩预期比券商预期中值低12%。
弱势主业
东方电暖的主要产品都是以电暖为核心。
家用电器是东方电暖的核心业务,但增长停滞。2022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收7.06亿元,占总营收的40.81%,同比下降0.69%。公司的家电业务主要是空调用电暖器,是民用电暖器中的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民用电暖器销售收入的70%以上。主要品种有PTC电加热器、电热管及元件、除霜电加热器、电热丝加热器等。,主要用于空调的辅助加热。此外,还包括厨卫电器的加热器。主要产品包括咖啡机(锅)、洗衣机、电烤箱、蒸汽熨斗、洗碗机、热水器用电加热器,主要用于加热厨卫电器。
光通信是东方电热的第三大业务,未来有望保持小幅增长。光通信主要产品为光缆专用钢(铝)塑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光缆和电缆的复合钢(铝)塑带。2022年上半年,公司光通信业务实现营收4亿元,占总营收的23.14%。2022年11月,公司表示,未来几年光通信材料业务保持小幅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周期过去了。
这家2019年和2020年归属于净利润总额超3700万元的企业,目前的业绩需要感谢光伏硅热。东方电热也表示,“多晶硅价格长期处于历史高位,多晶硅产品的高毛利率带动了该子行业的投资热潮,公司也充分受益于此,为公司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方电气光伏设备的相关业务是多晶硅冷氢化用电加热器,主要用于多晶硅冷氢化生产过程中的加热。需要指出的是,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冷加氢用电加热器的厂家。目前国内只有其他个别厂家有少数项目的订单,东方电暖是这个细分行业的龙头。此外,公司还可以供应多晶硅还原炉(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在行业中排名前两位。
东方电热第四季度业绩雷霆万钧,可谓“成败在萧何”。2022年前三季度,光伏产业链中最美的板块是东方电热的下游硅材料。PVInfolink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多晶硅材料价格上涨约30%,全产业链涨幅第一。大全能源的毛利率(688303。主营硅材料业务的SH),甚至从2021Q4的60.3%上升到2022Q3的80.9%。
硅热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由于硅料产能扩张时间是整个光伏行业中最长的,一般为12个月至18个月,且从开工到全面投产通常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在硅料价格持续保持强势的背景下,产业链新增有效硅料产能较少,价格持续保持高位。2022年,硅材料价格从年初的36.05美元/公斤上涨到43.13美元/公斤,涨幅18.53%,自2020年以来上涨了两倍多。
硅材料的热度已经过去,上游设备投资的拐点正在到来。除了通威(600438)等头部公司。SH)和大全能源,新进入者也已完成进入。2021年年中,光伏产业链的外部投资者看到硅材料的利润和当时不断上涨的价格,开始切入硅材料行业。从制作节奏来看,大部分是在2021-2022年完成的。据中原证券统计,2023年大全能源、通威乐山等数十家厂商将释放50-10万吨/级硅料,预计硅料供应量超过150万吨,可支撑相应元器件需求。
随着硅材料的完全生产和投资,硅材料的价格无法拉伸。目前部分厂商的硅产能已经落地,产业供需缺口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硅价也开始震荡下行。2022年12月21日数据显示,多晶硅致密料均价已跌至255元/公斤,单月跌幅超过15%。此轮硅料的最高价格也出现在2022年第三季度。
随着硅料价格的大幅下跌,相应的投资者要么已经进场,要么将远离。这两年硅料的生产和投资也告一段落,东方电热的“风头”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