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暖的阳光下,云南昆明云天化晋宁现代花卉产业园,千亩玫瑰含苞待放。9米高的大棚,每个占地100多亩,只需要一个人管理。云天化花江浦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主任王波说:“水、肥、环境、温度全自动控制,花卉产量比传统大棚翻了两番。”
从化肥生产到现代农业,从传统生产到智能化转型,阳光下的千亩玫瑰成为云天化集团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2022年前三季度,云天化集团实现利润总额超过7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一倍,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7%。
如今,云天化已经成长为以化肥与现代农业、玻璃纤维与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为核心的产业集团。精细磷化工、氟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板块异军突起,非肥业务占比35%,利润占比过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我们描绘了发展蓝图,坚定了发展信心。”云天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深化改革求生存,通过内涵发展求发展,通过提升管理练好内功。”
深化改革,解决难题
云天化总部位于昆明滇池路边。办公区一楼的电子显示屏上,“奋斗者为本,价值创造者为本”的标语格外醒目。
这些年来,正是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解决难题,创造价值,才使得企业重生。
2016年国际化肥市场价格低迷,自身发展长期积累的诸多结构性矛盾凸显,云天化陷入低谷。
“当年负债率达到86.7%,有息负债超过650亿元,每年光财务费用就超过30亿元,是很大的现金流风险。”张文学回忆说,干部和员工看不到未来,士气低落。
是被动等待市场好转,还是最后一站?张文学说:“我们要用确定性的管理来应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云天化集团开始围绕组织、机构、人员等要素,深化改革,创新解决问题。
组织做“减法”,人才引进做“加法”。2016年,云天化集团总部职能部门由17个减少到10个,人员由148人减少到98人;下属单位从201个减少到99个。在减少重复配置的同时,大力优化就业结构。2018年,集团加快实施市场化选人用人改革,总部及下属单位70余名管理人员全部解聘,重新竞聘上岗。之后通过市场选拔出35名职业经理人。
总部职能部门精简42%,主要下属单位机构精简51%...改革释放出强大的发展活力。近年来,云天化集团累计潜在亏损30亿元,负债率较高峰时下降了11个百分点。人均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超过30%,从2012年的15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67万元。
改革不止步,创新不止步。“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建设一支‘进取型’干部人才队伍,全面推行经理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张文学介绍,公司配合“党管干部、市场化机制、董事会(经理)依法任命领导人员”探索职业经理人改革,其中45家企业先行先试。
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机制,打破了干部的“舒适区”,有效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洲泉感慨地说:“以前每年工资一样的同事,后来彼此相差几万元。你觉得激励力度大吗?”
张文学说:“改革解决了如何生存的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向改革要效益、增活力、谋出路,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让全体员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
继续投资绿色发展
汽车在滇池附近的山坡上前行,渐渐驶入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一个火红的矿井。
这是云天化集团旗下的昆阳磷矿。这里不仅植物茂盛,还能看到野鸡、兔子等野生动物。
“绿色低碳不仅是任务约束,更是骨子里的内生需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崔洲泉介绍,为了恢复矿山石质边坡上的绿色,企业采用了“客土喷播技术”,先铺设铁丝网并固定,再填入基质土种草。“每平方米的成本和铺地毯差不多。为了生态修复,我们愿意。”
搬迁到工厂的车间,也在充满绿色。"看,这是我们生产的绿色智能水稻专用肥."指着眼前的“金沙江”牌肥料,集团副总经理段说,绿色智能肥料是根据土壤、环境、作物的特点精准施肥,对提高肥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如今,从水稻生产、花卉种植到蔬菜种植,云天化已经将绿色发展延伸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再往上游看,在矿产开发上,云南磷矿俗称“胶磷矿”,“贫、细、杂”,品位低,是世界公认的难选矿产之一。云天化突破多项技术难题,使入选磷矿品位降至1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盘活了云南省17亿吨以上的低品位磷矿资源。
打造绿色矿山队伍,打造绿色工厂集群,发展绿色产品矩阵,云天化一直在加快步伐,已投入30多亿元。目前已获国家绿色矿山7个、绿色工厂15个、绿色产品91个称号,土地复垦植被率高达9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扬帆远航,驶向世界
2022年11月5日,云天华再次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过去的五年里,商业伙伴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今天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现场签约的客户中,世界500强企业占比超过60%。”云天化联合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涛介绍。
2022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一周年之际,云天化生产的又一批货物通过火车运往海外。在中老铁路沿线地区,云天化年货物进出口需求30万吨,可组织100至150列跨境货运班列。
一场国展,一条中外铁路,见证了云天化的“走出去”步伐。依托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云天化通过共享销售订单、采购渠道、国际物流、汇率管理、供应链金融,完成了在化肥产品、能源化工、农产品三大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
云天化联合商业作为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在推进化肥产品国际市场优势战略、统筹能源化工国内外采购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农产品集、运、产、销一体化等方面做得很好。如今,物流保障实现了订单匹配、船舶调度、港口作业,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率、强韧性、多触点”的新型国际联运通道和全球供应链平台。
云天化凭借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成功中标孟加拉国一个磷肥项目,有效拓展了南亚市场。
云天化集团深耕海外供应链,推动供应链节点企业合作共赢。据介绍,通过云天化集团的全球化肥供应链,云南10余家中小型化肥企业销售各类专用化肥26万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张文学表示,云天化集团将努力做优做强,打造外向型“排头兵”企业。(记者张帆、徐元峰、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