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工第一灯塔工厂三一打桩机数字化转型实践。
与汽车、家电行业的知名厂商相比,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厂(以下简称三一桩机)看似不起眼,但主旋挖钻机高100米,重100多吨,堪称“铁象”。
旋挖钻机俗称打桩机,用于大型基建工程桩基开孔。这些桩的深度通常决定了建筑物的高度。
两年前,这家国内数一数二的旋挖钻机制造商,被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成为全球重工行业的第一座“灯塔工厂”。
从大规模生产到柔性制造,三一桩机解决了重工业多品种、小批量、工艺复杂等离散制造难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85%,生产周期缩短77%,年人均产值突破1000万元。
三一打桩机的这些“钢铁庞然大物”怎么玩?“举重若轻”的改变背后,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什么启示?
焊蒙大拿的徒弟不是人。
走进三一桩机厂,曾经挥汗如雨、满身油渍的工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焊接、抓取、装配、搬运等120多个机器人围绕16条智能生产线各显神通:从分拣一块钢板,到组装一个16吨的动力头,都可以轻松完成。
在荒芜的焊接线上,几台配备自动焊枪的机器人正在焊接一根20多米长、8吨重的钻杆:蓝色的电弧追逐着红外目标和轨迹,夹杂着脉冲般吱吱作响的焊接声...
赵手持焊枪已有15年,是全厂有名的“焊接高手”。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徒弟是一群机器人。我会把焊桩机方头的看家本领全部“传授”给这些“没心没肺”的“钢铁少年”。
连接钻杆和钻斗的方头是打桩机的核心部件。方头焊接质量不好,会断裂,钻斗可能掉入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深的地下孔洞,轻则影响工程质量,需要重新设计钻孔。
以前,在工厂的400多名焊工中,只有赵和另一名高级技工能焊接方头。“如果都没了,整个生产都得停了!”生产管理部经理胡在厂里干了20年,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