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唐旭霞
汽车零部件稀缺的模块化供应商。拓普集团是围绕汽车底盘的平台型产品体系供应商,包括减震、内饰、底盘系统、热管理、汽车电子等。,客户覆盖全球主流OEM厂商。预计22年净利润17亿元(预测中心),同比+67%。
应变延伸:九大产品搭建平台供应体系。拓普深度锚定电动智能化增量市场,9款产品(自行车配套价值可达3万元)有望逐级提升业绩,催化自身定位重塑升级为平台型系统级供应商:减震及内饰业务(首单)利润稳步提升(22年前三季度营收占比超50%)支撑公司新产品研发和拓展;轻量化机箱(22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长率108%)和热管理(二阶)是Top的核心资产,是当前业绩增长的关键支撑;此外,IBS、EPS、悬挂、驾驶舱、机器人执行器等(三阶)板块基于电控、软件的延伸, 精密制造和其他能力进展顺利,为未来增长建立了新的势能。
客户突破:优质的客户结构保证了业绩增长的确定性。绑定客户的能力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核心能力之一。拓普最初绑定上海通用积累合作和同步研发经验,2017-2019年自主品牌客户逐渐增多(2019年吉利收入占比超30%);随后,依托平台式供应+及时响应+正向开发的优势,客户结构持续取得重点突破,形成了优质稳定的新能源品牌客户矩阵(特斯拉、新动力、金康、Rivian等。)和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一汽等。).重叠模式引领了产业分工新变化下的合作深化,托普业绩增长是确定的。
制造业升级:产能扩张和智能制造提升盈利能力。能源生产(响应)与质量(品质)共振:1)产能扩张:围绕产业集群,在宁波(最主要产区前湾2600亩)、重庆、武汉等地扩大生产;波兰和墨西哥工厂辐射欧洲和北美客户;2)智能制造:推进数字化建设和MES管理系统,实现质量控制+产品追溯+精益生产+设备管理等多维度控制。随着全球范围内产能爬坡催化边际成本的持续下降和智能制造效应的逐步实现,拓普有望持续释放经营杠杆,提升盈利能力。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上涨;终端需求不振;产品开发和客户拓展低于预期;
盈利预测和估值:特斯拉产业链核心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业绩的弹性来源于优质客户的稳定放量和新产品的持续量产。我们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17.1/24.0/33.2亿元(原17.9/23.8/32.7亿元),对应EPS为1.56/2.18/3.01元(原1.62/2.15/)。给予2023年30-35倍估值,对应目标估值区间65.4-76.3元。较目前估值空间仍有18%-38%,维持“买入”评级。
本文来自券商研究报告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