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网讯】
*作者是东风,B2B行业资讯编辑。
恰逢中国互联网20周年。在过去的20年里,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显著的变化。除了如火如荼的消费行业,B2B行业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值此20周年之际,我们简单盘点一下B2B平台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说说你不知道的。
非高度竞争的差异化管理
经过近20年的发展,B2B已经从激烈竞争进入差异化经营阶段。黄页是B2B的早期形态,这一时期的竞争类似于消费互联网,高度相似,竞争激烈。随着时间的发展,企业将自身优势与B2B产品相结合,逐渐建立差异化,从而建立自己的护城河。比如阿里巴巴,借助淘宝的崛起,把1688变成了淘宝的上游货源,消费品B2B形成了很大优势;慧聪网借助其早期的业务基础和对线下客户的积累和熟悉,逐渐侵占了很多行业B2B平台的霸主地位,比如小家电、汽车配件、酒店用品等等,不亚于阿里。利用自身优势抢占B2B行业的主导权,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钢联专注于钢铁和大宗B2B,环球资源在半导体等几个行业有优势。时至今日,《环球资源》半导体期刊仍是集成电路行业技术人员和采购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差异化经营的结果是,B2B平台看起来都做得不错,营收和利润都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但这种基于行业的跑马圈地仍然不能保证未来的盈利,所以B2B平台未来会在预期的压力下继续寻找出路,线上线下的思路也会逐渐成熟。
线上线下结合运营更重。
在消费品领域O2O概念如火如荼的时候,B2B也已经把行业的出路向线上线下结合的战略靠拢。不同于消费品,B2B重视行业积累,要想贴近行业,无疑需要离开互联网的大本营(北上广),向行业所在地进军。这就是最近很流行的产业带概念。
产业带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而B2B将互联网工具与产业带联系起来。在产业带布局方面,阿里巴巴和慧聪走在了前面。
B2B与产业带的结合不仅产生了区域集聚的客观效应,也对产业运营,尤其是产业带的本地化运营提出了新的需求。在建立这种运营模式的过程中,企业和第三方参与B2B平台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平台的鼓励和引导下,会逐渐取代平台的部分功能,行业深度会越来越深,B2B平台在具体行业的优劣差距会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我们看到慧聪网在小家电、酒店用品、汽车配件行业领先的重要原因。
交易模式来袭,业界预计二次爆发。
专业性的增强客观上为交易模式的到来提供了基础。一位业内人士曾指出,信息时代的B2B实际上已经成为互联网营销的代名词,这种定位显然没有给行业带来大的发展。会员费和广告费这两种商业模式并没有成为B2B行业更快增长的动力。B2B平台这两年一直在探索的交易,将改变B2B平台的营收模式和利润中枢,为B2B行业的再次爆发做准备。这也是阿里巴巴和慧聪都在积极推动线上交易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B2B行业近两三年的种种变化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两三年B2B行业会有更好的发展,而阿里巴巴和慧聪有望在这种趋势下取得更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