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电子商务模式出现有先有后,而且随着发展阶段、发展时期的不同,其内涵也有可能不同,甚至发生较大的变化。
20 世纪 60 年代末,欧洲和美国提出的 EDI 系统开始,电子商务的概念第一次被引入的人们的视野。发展到现在,虽然已经有了五十多年的历史。1996年的《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中,将电子商务(当时称电子数据交换)定义为“电子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商定标准来规定信息结构的信息电子传输”,而数据电文则是指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一概念是目前可以追溯的对电子商务最早的一个官方定义。此后,在1997年的在法国巴黎的世界电子商务会议上,来自全世界商业、信息技术、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和政府部门的代表们共同给出了目前电子商务最具有权威性质的概念: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
发展早期,电子商务主要应用在企业之间的信息发布(即信息型平台),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以及信息的发布而交换。与早期信息型的B2B电商平台不同,目前B2B电商平台是交易及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前几年,我国B2B市场继续保持高增长,主要得益于 B2B平台运营商的自身转型并切合中小企业需求推出了各项融资服务; 第二就是国家及各地政府加大了扶持中小企业扩大电子商务的应用,积极引导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将全世界连接在了一起,这就使消费者们坐在电脑前就可以看到同一个产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厂家的价格、质量等对比,这样大的信息量可以让消费者们快速地从众多同类产品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
同时,商家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充分地利用拍照、视频等高科技技术手段,对商品的内部结构、产品功能以及服务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有助于消费者全面地认识该商品及服务。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交易、金融、物流、仓储、加工、资讯等综合服务。
在服务多元化的同时,电商平台的经营理念逐渐从单纯地发布信息、销售产品的形式,向为用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服务衍生。此外,对于B2B企业而言,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全球管理,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员工都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目前有许多大型的外贸企业通过将企业内部网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加快了信息流动,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和决策及时地提供它们需要的信息。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移动商务会逐渐成为主流商务,桌面与移动平台联合发展,B2B平台社交化成为企业商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大数据代表的新盈利模式将逐步进入市场并形成以此为基础的,数据搜集、云存储、社会化营销及金融等服务新形式。
资料来源:李华——《大溃败——蜂拥而上的电商平台注定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