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果乐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果乐乐),立足于城市B2B水果农业特产批发业务,深耕水果原产地,基于原产地资源,具备内容创作、产品创意推广和渠道服务提供能力,快速推出一对一业务,致力于建立水果产业全产业链,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水果产业流通效率, 并逐步实现了上游惠农、下游惠农、终端惠民的企业目标。
采访对象:陈北京果乐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1、前仓和社区店生鲜不堪重负。从互联网internet plus)概念诞生的那一刻起,企业追求的目标核心就是如何让客户的终端消费更加便捷。在这一点上,生鲜电商的前置仓和社区店的模式可以说达到了快速获取客户流量的目的,强大的用户体验带动了他们对企业好感度的增加。不过,在陈看来,目前的前置仓和社区店模式正肩负着他们可能负担不起的重担。
第一,要送货上门,也就是说终端环节之前的所有收集、收集、标准化流程都要由公司负责。这种过度服务导致企业成本高;第二,因为是预售,所以必须规范。每件商品的重量、尺寸、品种包装都必须一模一样,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最终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因为电商正在挑战农作物的一个天然属性——非标,这是摆在生鲜电商面前最大的差距。
前置仓和社区店确实更方便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但却是以牺牲公司自身利润为代价的,这也是很多生鲜电商不盈利的症结之一。
如果能与传统业态结合,形成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在陈看来,贴近用户消费习惯,同时给企业减压,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除了送货上门之外,许多商店还有自助送货的模式,以及分组的形式。如果能根据不同社区的不同消费习惯来设置这些模式,可能会更加灵活。比如,需要分娩的人可能大部分是白领,想要自行分娩的人可能大部分是老年人,所以全职妈妈可能更喜欢分组,这是客户属性决定的。如何找到适合每个区域社群的组合形式,而不是固定一种,对于企业的商品组合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从社会角度看,电子商务可以提高行业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只有生产效率高于传统企业的电商才能生存。
2.最后一站,谁乐意打通供应链用陈的话说,“郭乐乐把所有的模式都做了,发现不管什么模式,发展都很慢。”发展慢的原因是上游没人能配合好。“既然没人配合,就要从根源入手,所以2016年,果乐乐开始转型,专注于水果产地的供应链。
随着零售端的变化推动了供应链升级的需求,完整的原产地供应链正是零售商梦寐以求的,这是时代发展造成的。那么供应链能做什么呢?首先,提供预售需要一些产地、美食的图片和文案材料;其次,从生产到包装,需要由高科技设备和标准流水线作业来完成;第三,商品需求的营销推广可以像果乐乐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进行数字化和平台化,利用系统打通订单环节,供客户实时监控。
这些都不是农民能做到的,他们只关心种植。因为后续环节不再涉及他们的利益,他们连采后处理的基本知识都没有,往往导致环节缺失。
果实刚摘下来还会继续生长发育,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芒果属于表皮呼吸植物,可以在33-35度的环境中继续生长。如果直接放在冰箱里,会冻死的。香蕉采摘后大多是绿色的,需要成熟后才能出售。
果农不了解果蔬采后加工的细节,专业人员太少。有经验的水果商不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公开,所以需要像果乐乐这样的供应链服务商一点一点摸索。
在产地供应链中,冷链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的作用是抑制和减缓水果的发育和生长,保证细胞和营养物质在恒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不流失。对于需要保持恒温的产品,冷链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水果并不真的需要冷链,如葡萄和西瓜,它们含有更多的水分,即使它们只在冰箱中保存几天。所以我们要把冷链当成一种技术,而不是万能的。
生鲜终端的改革不在流通环节,而在产地。
为了对终端销售的食品安全负责,产品溯源是最有效的肉眼可见的方式。但最终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和口味才是一切的关键。市场意识还没有升级到对产品可追溯性需求强烈的阶段,但可追溯性确实是一种趋势。
政府和企业一直在倡导,但就是执行不下去。其实是因为可追溯性意味着商品价格在上涨。在整个供应链中,农民的利润来自于生产好的产品,经销商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只有零售商承担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带来的价格损失,不愿意承担风险。所以,如果只靠市场自我修正,没有人愿意为此负责。
但是当商品单价高的时候,消费者愿意为可追溯性买单,比如200块钱一斤的牛肉,他们会担心假冒和食品安全,所以他们需要确切知道这头牛是哪个农场的,它是在什么饲料上长大的,等等。但一般商品的追溯机制,目前只能由政府强制执行。
农产品行业毕竟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民生行业。陈说:越了解这个行业,越觉得融资方式和商业模式只是手段。它考验的是创业者的情怀和信念。想赚快钱,根本做不到,因为长期不赚钱,就得想办法赚钱才能坚持下去。但是,果乐乐会坚持下去,因为这对国家和人民意义重大。
企业概况北京果乐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发展最快的水果B2B供应链电商平台。是一家以水果批发配送为主,集采购、营销、供应、零售、品牌运营于一体的公司。2015年开始深入产区,做了全国30多个水果主产区,开展品牌运营、采购、包装、储运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搭建上游渠道,建立整个水果行业的供应链体系。
目前,已基本实现一级批发市场+市场全品类采购+市内配送+一品配送的综合供应体系。业务已覆盖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等地8000多家商户,日水果交易量2-300吨,交易额100-150万元,并在北京、上海率先实现规模化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