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零时起,海关总署跨境电商B2B出口统一版在南沙、白云机场、广州开发区同时上线,11家企业率先端上“汤”。不到9分钟,首批申报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的万单货物完成通关,顺利驶向海外市场。广州也成为全国首个成功试点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的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自上线以来,截至目前,广州已实现跨境B2B出口3.9万票、2.7亿元。
自2016年广州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广州不断加强部门联动,以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跑出了一条全国领先的跨境电商“广州速度”。据海关统计,2020年1-5月,全市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进出口139.8亿元,同比增长2.8%。
新政落地:跨境电商迎来“新窗口”
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的正式开放,会对跨境电商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新规实施后,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货物的申报和通关,既保证了发货的及时性,也有利于企业拓展经营范围,让企业享受到更多红利。”参与首批试点出口业务的广东高捷海运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捷物流”)副总经理郑永嘉总结道。
据他介绍,过去跨境电商企业一直采用“9610”(B2C出口)通关模式,主要针对国际小额快递。“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指定商品后,国内企业以小包裹的形式申报发货,清关后送达境外消费者手中。”
今年7月推出的“97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和“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两种新的海关监管方式,可以大大缩短消费者收到货物的时间。“使用这两种通关模式后,国内企业的货物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直接大批量到达境外企业仓或平台的境外仓。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后,货物会直接从海外仓发货,完成终端发货,大大提高了效率。”
政策红利也在新规实施后不断释放。郑永嘉表示,过去跨境电商的B2B出口业务没有单独的海关监管码,因此在有相关业务需求时,只能按照一般的外贸出口流程进行。“现在有了‘9710’和‘9810’,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开展B2B出口业务时,还可以享受税收、外汇等方面的优惠。”
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企业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B2C模式下,企业在终端只能配送一两公斤的包裹给消费者;B2B业务开展后,更大、更重的货物可以直接运到海外仓库或海外企业的仓库,因此货物种类可以更丰富,产品可以扩展到大件。”郑永嘉说。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韦敏表示,从微观层面,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得到规范和监管,配套通关便利化措施将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缓解困难、扩大规模;从宏观上看,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的发展也将有利于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发展,促进外贸的稳定和质量,为就业保障市场主体提供支持。
平台支持:
完善服务为企业投下“信任票”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发展成为广州外贸领域新的增长点。2019年,广州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385.9亿元,邮政快递电商包裹58.5亿元,跨境电商总规模达444.4亿元,同比增长80.1%,位居全国第一。
为什么跨境电商在广州蓬勃发展?在韦敏看来,广州跨境电商的线上线下双平台功不可没。
“在线上,我们加快建设广州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在线公共服务平台的进出口、税收、外汇、数据分析和应用等功能;线上,结合海港、空港、陆港的区位优势,打造特色园区载体。”韦敏介绍,广贸“单一窗口”跨境电商模块有进出口通关、大数据分析等10个子功能。目前,平台上注册的跨境电商超过2300家,2019年申报名单超过1.8亿。
今年1月,平台新推出的电商出口退货功能也让广州成为“全国首创”。
此前,面对滞销商品或消费者退货,跨境电商出口企业会因商品价值、退货物流成本、入境税成本等因素采取海外折扣,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了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
上线退运功能后,企业可通过平台向海关申请跨境电商出口退运货物,通过线下操作获得快速通关,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由于广州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和便捷的操作,吸引了很多外地企业使用我们的平台申报进出口通关业务。”韦敏透露,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广州投下了“信任票”。
在线下,一批批特色园区载体为跨境电商行业的成长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北部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枢纽港建设如火如荼,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连续五年位居全国机场第一;南部南沙保税港区通过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出“粤港跨境仓”和粤澳跨境电商直通车项目,支持港澳货物在南沙通关。
在南北向、线上到线下的平台支撑下,广州的“跨境电商军团”不断壮大。目前,广州已培育了唯品会、洋葱、邦谷、卓志、高捷、中远、洪杰、国祥等一批跨境电商领军企业,并成功推荐高捷物流港海外仓入选2019年广东省公共海外仓。
多级联动
创新让商业环境“更上一层楼”
“跨境电商诞生于很多年前。当时,国内消费者从易贝、亚马逊等海外电商平台下单,然后通过邮政包裹、国际转运等方式运到国内。一般都是十天。”作为资深跨境物流从业者,郑永嘉见证了跨境电商的“飞跃”。
他还记得,在跨境电商行业初期,进口业务往往大于出口业务。现在,随着国内跨境电商平台的不断壮大,跨境电商的出口业务量也在不断增加。“未来,跨境电商的进出口将逐渐趋于平衡结构。”郑永嘉说。
产业规模的扩大对成长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多部门联合创新,推动营商环境整体优化,促进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是广州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新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齐心协力,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做大做强数字贸易规模,深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建设,开拓‘一带一路’全国市场,借力新业态,推动广州贸易高质量发展。”韦敏说。
在总体规划下,广州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具体需求,从制度上放宽准入限制,降低跨境电商零售企业准入门槛,推进跨境电商企业注册便利化,安排专项资金对重点跨境电商企业、项目、网购保税进口仓库租金、物流费用等进行扶持和奖励。在这个城市,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为进一步降低跨境电商进出口查验率,我们还将理顺零售出口退运机制,提高通关效率,同时明确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细则,便利跨境资金结汇,简化小微企业收付汇手续。”韦敏介绍道。
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跨境电商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疫情发生以来,为帮助跨境电商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我们与海关、外汇、税务等部门合作,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后的通关、结汇、退税等问题。”韦敏提到,结合境外仓企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实际,广州市还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在企业有序复工后,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建设境外仓、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 从而构建海外营销体系,增强企业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电商也成为广州跨境电商重点发展的营销新渠道。“今年3月,广州率先出台了直播电商三年行动计划。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引导跨境电商企业调整经营策略,让直播成为跨境电商的‘带货利器’,为跨境电商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韦敏说。
■样本
广州空港经济区:
打造全球最优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
飞机起降有序,无数跨境商品开始了“买卖全球”的新征程...在广州空港经济区,今年跨境电商已经“开足马力”。在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今年1-5月,广州空港经济区已帮助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值71.3亿元,同比增长12.9%。
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核心承载区,广州空港经济区正在加快建设广州空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国际枢纽港(以下简称“跨境电商国际枢纽港”),依托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平台,发挥先行先试政策和丰富灵活商业模式的叠加优势,加快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
广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冯志坚在广州重启疫情防控(建设“裕新集辛凯局”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根据规划,跨境电商国际枢纽港将布局保税物流、贸易会展、总部服务三大功能区。未来将建设成为跨境电商融合和便捷运营的先行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和商品配送的示范区、跨境电商业务和监管模式的创新探索区。
“预计到2025年,跨境电商枢纽港发展成熟。预计在香港流通的跨境电商货物价值将超过3000亿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500亿元。届时,广州空港经济区将逐步发展成为跨境电商业务的全球首选之地。”冯志坚说。
广州空港经济区应该如何打造跨境电商业务的全球最优地?一系列创新的监管政策和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据冯志坚介绍,该区正在积极推进分类监管、进口申报备案清单制度、具体入区方式的定制和落地,加快跨境电商“枢纽仓”监管政策创新。
为进一步减少单证数量、优化流程、提高实效、降低成本,将开展专项研究,推进空港综保区信息系统升级和空港口岸智能物流立体监管系统建设,加快智能航空货运物流系统与广州国贸“单一窗口”平台对接,推动货物申报通过“单一窗口”申报覆盖率达到100%,实现跨境电商业务全覆盖。
近年来,该区依托临空经济发展优势,全力推动机场建设发展走在前列、谋新篇,逐步形成了航空维修制造、航空物流、跨境电商、航空总部、飞机租赁、通用航空等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