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广州的疫情还是挺严重的。今天受邀拜访一家家居用品30年的品牌厂商(工厂比较偏僻,不在疫情范围内),和业务渠道负责人聊了聊这个品牌的企业信息化的一些事情。
偌大的厂区里有几栋办公楼,其中商务办公区是一栋独立的建筑。走进大楼,我遇到了今天接待的谭先生。
办公室的角落
谭先生首先带领我们参观了商品展区。这真是一个大企业。展区的商品,几个大房子的几千个SKU整齐地摆放在十几个集装箱上。因为它是日常必需品,所以我们不用解释就知道产品的用途。然后他把我们带到办公室,进入正题。
谭经理说:前期我们公司主要做B端渠道,批发商比较多。我们有一个在线订购系统,但现在每个人都有很多批发商品。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帮他们卖货,让他们从我们这里批发更多的货!
谭总和大部分传统商品流通品牌一样的困境。通过B2B批发,商品最终无法卖给消费者,一直堆积在仓库里。最后,批发商有麻烦了,品牌也有麻烦了。B2B为品牌提供营销服务支持,为渠道赋能。渠道成为B2B的受益者,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参与者——消费者,消费者需要更好、更快、更准、更低、更便捷的方式来满足对商品的需求。显然,B2B平台没有考虑到C端消费者。
F2B和B2B都是渠道赋能,所以企业陷入困境,未来的渠道模式应该由C端消费者来运营。这种模式需要通过B2C、社区电商等模式直接构建本地消费社区。这其中的意义不仅仅是消费者教育和品牌推广,更重要的是互动,了解更丰富的消费场景和需求,获取消费者对产品开发和营销模式创新的意见。
从重要性来说,从B2B和B2C来说,我觉得2C还是重要的。就品牌而言,2B在存量市场,2C在增量市场,拓展存量市场的商品还是卖不出去。只有做好增量市场,才能把所有的货都卖出去。当然,作为品牌,一方面需要兼顾C端消费者的便利性和体验,主动赋能经销商,也需要赋能渠道,让经销商更容易下单。两者并没有太大的矛盾。
如此,我建议走F2B2C的模式。一方面,我们可以授权渠道通过批发商批发商品。另一方面,经销商可以被授权销售商品。这里有两种方法:
F2B2C授权经销商解决方案
一种是赋能经销商,为经销商打造私有小程序。为经销商创造私有域流量,经销商很容易接受。通过分发小程序、直播等形式将商品销售给C端消费者,再通过会员营销低成本多次转化会员,达到商品销售的目的。
另一种是品牌构建品牌小程序,提升经销商作为品牌服务商的角色,赋能经销商。这种方式是点对点的推送模式,每个推广小程序的分销商都会获得佣金。一方面品牌为分销商提供客户,另一方面每个分销商都愿意推广品牌小程序,因为每个分销商都可能从中受益。
并不是说2B不好。传统的B2B路线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解决刚需销售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多考虑2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