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巡检仪在博物馆、档案管理方面的运用
温湿度巡检仪在博物馆和档案管理方面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博物馆,档案的纸张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可以多存放一些时间。这是因为文物在保管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湿度,以防止纸张、布料等文物材料因受潮而变质,甚至失去原有的艺术价值。因此,对于博物馆来说,温湿度巡检仪可以帮助防止文物的损失,提高文物的保护水平。
其次,在档案管理方面,温湿度巡检仪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档案材料在存储过程中,纸张的温湿度对档案的保存至关重要。如果纸张的温湿度过高或过低,纸张的纤维会受到破坏,导致档案的损坏。因此,在档案管理中,需要对纸张的温湿度进行定期巡检,确保档案材料的安全。
另外,温湿度巡检仪在重要医卫场所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求意见稿》的要求,手术室的温湿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温度在22-25℃;相对湿度45%-60%。适宜的环境温湿度对操作者和都是非常重要的。当室温超过28℃,湿度大于70%RH时,易有闷热、出汗、烦燥、疲劳等反应,容易影响安定的情绪和敏捷的思维,使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也会出现心率快、出汗多等症状而增加手术难度;当室温低于20度时,只穿手术衣的操作者会感到冷,易影响操作动作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尤其是手指的细微动作。
此外,温湿度巡检仪在重要医卫场所的应用还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根据美国CDC的调查表明手术室空气中浮游菌数在700-800cfu/m3时就有经空气的危险。从结果可见,手术时铺单至铺单后2小时空气污染严重,此时正是手术阶段。由于受重力作用,室内飘尘可直接沉降到手术创面,或操作者的手或手术器械上,因此加强控制此期的空气污染对预防术后切口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环境达标,卫生防疫部门通过自己的监测确认各医院手术室的达标情况,记录仪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减少了人员浪费,并使的公正性得到保证。因此,在重要医卫场所,温湿度巡检仪的应用可以帮助确保手术室内的环境安全,为手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