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非常迅速。仅在2011年,中国就增加了6100万网民,4300万用户首次尝试网购。长期来看,到2020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超过其他所有国家。
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兴起已经证明了其对实体零售业的强大冲击。在中国,虽然部分细分市场存在风险,但目前主流观点对零售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过于悲观。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零售地产部总监邓如顺指出:“我们认为这些担忧夸大了电子商务的威胁,低估了不同类型实体店的抵抗力。简单便捷的网购不会让实体零售业消亡,但一些零售业态确实会失去竞争力。其中风险最大的一类是低价且高度分散的无品牌大众服装,以这些商品类型为主要租户的低端零售购物中心将最先受到影响,面临大量租户被市场竞争淘汰。”
与低端零售购物中心不同,整个控股购物中心的经营者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来适应大环境。购物中心经营者考虑主题、定位、营销、技术因素,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购物体验,这是网上没有的。中国将“购物”作为休闲活动的传统仍然植根于社会,实体店购物将继续在中国发挥重要的社会活动作用。
对于物流开发商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是积极的。作为中国最大的物流开发商,GLP在年报中披露,电商租赁面积占其中国大陆仓库面积的比例已从2011年年中的14%上升至2012年底的20%。
电子商务配送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一些大型B2C平台开始探索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并自行持有和管理仓储设施。物流地产开发商将有机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电商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与电商合作,不仅能为开发商带来优质租户,而且因为能保证优质电商租户入驻,更容易从政府获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