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立新
著名经济学家韦杰在他最近的演讲中把服务业分为四类:消费服务、商业服务、生产服务和精神服务。我觉得商务服务和生产服务都是B2B,大部分比如物流都是B2B,应该属于生产服务。本文提到的B2B平台,狭义上仅限于商务服务和商品流通贸易。说是信息入口,闭环交易,供应链服务。这没有错。错的是把供应链服务当成物流,甚至是物流运营。很多B2B公司打着“做3.0”的名义,做起了物流运营的活动,挂着B2B的羊皮,卖着物流公司的肉。
看你的背景和你的初衷。有一条康庄大道在等着你。
很久以前,我们国家的流通模式和各级批发站都是国有的。这些批发站不知道和厂家谁大谁小,所以这个供应链没有链主。在中国,群龙无首是一场灾难。在这种流通体制下,厂商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严重制约了厂商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当然也会被逐渐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所淘汰。
很久以前,邓公在南海上又画了一个圈,市场经济就建立了。宝洁、可口可乐、联合利华等国外巨头品牌厂商进入中国,带来了新的市场分销理念。建立了完整的市场分销体系和全新的营销模式。各级经销商逐步取代各级批发站。这个流通体系完全由厂家主导,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厂家、经销商、分销商、终端零售商的流通体系。跟链主,但是独家,层次多,效率不高。最重要的问题是消费者的地位在哪里?与此同时,各种批发市场逐渐兴起,以满足中小制造企业和低端商品的配送需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就是消费者主权逐渐确立,这样低效的供应链逐渐被消费者所唾弃。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迅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正是因为这种转移,厂家、经销商、分销商、终端店都意识到必须利用互联网连接和数据手段来改变和提高流通效率。此后,各类B2B平台风起云涌,大有取代各级经销商和批发市场之势。这是我认为各类B2B的初衷,他们去做供应链服务是非常自然的。至于它们的起源,无非三类要素:经销商转型升级、批发市场、互联网人跨界入侵。
不管你从哪里来,也不管你想去哪里,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玩法都要参考下图:
B2B要解决两个新命题,即如何将线上线下分销渠道的供应链有机统一起来,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快速广泛的连接,走出专属供应链,从价值链走向价值网络,从而创造出比传统分销商更多的价值。判断B2B的价值和生命力,要看它是否能提高供应链的绩效。
会有更多的透明度来获得更多的数据吗?
能否有效降低整个链条的流通成本,消费者买东西是否更便宜?
供应链的可靠性提高了吗,还会像以前一样经常缺货吗?
针对不同的终端和消费者,是否有灵活的供应链设计?
最重要的是反应速度有没有提高,或者说市场情况有没有像以前那样被切割和孤立,导致设计者、生产者、决策者和消费者严重分离。
需求精准快速的传导到生产和设计是新零售和新制造的基础,B2B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才能贴近工业互联网。简而言之,一句话,流通成本跟你降低了吗?需求是否得到更准确和及时的识别、传递和满足。其他都是扯淡。
请注意,B2B的康庄大道是提高流通效率,不仅是物流效率,还有物流运作效率。
提高供应链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为什么要走独木桥?
但是有了方向,路在哪里?供应链效率的路径有很多,哪一条适合你,哪一条可以带你去很远的地方看诗画。
下图列举了一些提升供应链效率的路径,是我多年积累的拙见,仅供参考。
从上图可以看出,B2B平台在提升供应链效率方面潜力巨大。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订单,促进新制造,提高资金效率,更好的结合供应链金融,优化仓库布局,降低仓库水平,提高库存周转率,与经销商提升,新零售,物流互联网平台相互促进。供应链中有四个流程。提升商流是B2B的应有之义。当然重要。金融是起点,也是刚需。信息流可以换个名字叫大数据。大家都知道大数据的价值。这些三流,绝不是三流,比物流更重要,来得急,来得快。
如果你真的已经爱上了物流,你也应该在物流方面做点高大上的事情。物流规划,文章很大,如何利用数据进行动态物流规划,想想在哪里安排什么样的物流设施设备,使用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和物流模式。而且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这才是牛逼的。但是,如果有大规模的商品流通,这将更加有效。最不济,做好物流规划,更好的对接供需,降低库存,提高供应可靠性,提高资金效率。只有物流计划做好了,才能阻止网络零售巨头的进攻。据我目测,有一个网络零售巨头,经常反复发货,还不知道自己的库存至少有几十亿,可见他的库存有多高。还有一个零售巨头,服装的回归, 消费者退款20%,厂家退货占50%,厂家敢说话,所以供应链的效率是不死的。传统经销商最头疼的就是库存。供应链厂商扭曲的关系,经销商之下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导致经销商赚的钱都放在库存里,高库存带来的成本吃掉了大部分利润。现在B2B都要搞物流了,物流方案都被上联厂商和下联终端做好了,足以打退这些网络零售巨头。不需要做仓储配送运输的辛苦工作。
请注意:对于大多数消费品来说,物流运作成本占出厂价的5%-10%,而整体流通成本占出厂价的50%-100%。关注物流运作以提高供应链效率是本末倒置。
物流运营之路不易,专业要专注。还不如一个人一起努力。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有近700万运输运营商,约50万家物流公司。物流行业发展了几十年,却还没有走出困境。而且有个有趣的现象,物流公司越大,赚钱越少。也可能说物流很多,几百亿,有一部分要么是消费类物流,要么是资源类运输,海运,铁路运输,港口码头,航空运输等等。
下图是物流服务企业的现状和未来格局:
企业物流之路不易,不然这么多年出现了很多大型物流公司,早就分家了,还会等到今天?大型物流公司很难管理。如果他们不能快速响应,服务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他们不能赚钱,他们就不会赚钱。但是B2B不服气,挥舞旗帜,用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喊着要进入物流运营,纯粹是自鸣得意。不要当真。
自我满足1:
我上下游关系很好,很容易拿到生意。是真的吗?/你不说。
假的。上下游跟你有买卖关系,有资金关系,不想跟你再有关系。独立自主,少受约束,对大多数企业都很重要。
自我满足2:
我们的员工熟悉货物,然后边做生意边做物流服务,比较专业可靠。是真的吗?/你不说。
假的。举个栗子:很多年前,我负责的物流公司发现沈阳仓库有几十万的酒,于是报警。警察来调查后,确定是车主(经销商)的业务员和我们仓库保管员偷的,卖了。我当时就想,经销商不可能自己管理仓库,因为它的人知道哪里卖赃物,偷的可能性更大。物流公司的仓库保管员可以偷但不能卖。最多他自己喝,喝多了就脸红,被别人看到。还有假货,做生意的业务员有更便利的条件通过这些渠道赚钱。管货的人和卖货的人最好分开,物流最好独立运作。我看过很多经销商的仓库, 但是我真的看不出有什么体现专业的地方。我也看到有的经销商一把火烧了很多年,上亿的货都烧了。因为管理问题,保险公司还是不赔。
自我满足3:
我自己也有一些物流需求,如果做统一的仓配会更容易成功。是真的吗?/你不说。
假的。统一仓储配送是不同公司仓储配送的整合。你自己是做商流的生意,和你有往来的业务单位都不想给你货,怕关系复杂。再贱的竞争关系也不会鸟你,怕你搞定。
自我满足4:
我可以结合供应链金融,更有竞争力。是真的吗?/你不说。
假的。专业的物流公司还是中立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更信任。数据再清楚,机构也很难拿动产质押钱给你。前几年的钢贸金融事件,银行损失几百亿的案子,几乎都是自营物流或者假外包第三方物流,银行对此有着不可磨灭的认识。
自我满足5:
我可以做平台,做整合者,把中小微物流企业整合在一起。是真的吗?/你不说。
真的。未来的物流市场是物流平台+中小企业的模式。但是,如果你做了一个物流平台,你就会被归类为物流平台。专业专注没问题,也能取得成功。另外要考虑你作为物流平台的优势是什么,把你所有的资源和精力放在物流平台上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
我想,把物流运营交给专业公司,在这方面轻一点,是很多B2B公司的共识。最近共生物流平台和关联公司和几家B2B公司达成合作,有几家正在谈。还有少数2C电商,以前自己管理物流,现在也在逐步扩张。他们觉得物流跟不上,正在逐步外包。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合作会比别人走得更快更强。
请注意:B2B对自身价值的提升或者从物流运营中赚钱,并没有那么美好,往往是个坑。
对于B2B来说,从物流运作上提高供应链的效率是本末倒置的。信不信由你,我这个后勤老兵,反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