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用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安全锁”,不仅锁住了用户的信息安全,也锁住了之前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比如个性化推荐、数字广告等。新政策下,我国企业在数字营销方面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01随着个险法的实施,企业营销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1.直接获取客户的手机号和画像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
现在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一方面平台可能会少发回用户数据,或者加密一些信息。另一方面,过去把所有隐私条款放在一起让用户同意也是不可取的。涉及敏感个人信息时,需要单独征得用户同意,用户可以方便地拒绝。这意味着,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APP或其他平台将不可能获取用户数据。
Tik Tok最新版个人信息采集和权限管理新设置。
2.在获取信息之前,需要告知用户使用的目的和范围。
《人身保险法》第十四条规定,在个人同意的基础上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在个人完全知情的前提下,由个人自愿、明确表示同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者书面同意的,从其规定。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数字营销中,无论通过什么方式获取用户信息,除了告诉用户会得到什么信息外,还应该告诉用户这些数据会被用在什么地方,比如短信、邮件、精准广告等。,应充分告知用户。
知乎关于个人信息处理的最新版本说明。
3.精准营销和投放的难度增加了。
以往品牌通过将目标人群包上传到平台进行广告投放来实现精准触达,其中人群包的用户数据可能来自品牌自身的人脉、其他平台的广告回报数据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将人群套餐数据上传到平台往往没有得到用户的授权,但现在随着人身保险法的出台,这种玩法将受到限制。
一方面品牌和平台都有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义务,另一方面跨平台的数据传输也需要用户的授权。
4.基于标签和行为数据的个性化广告将受到限制。
《人身保险法》明确制止了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将个人信息收集到最低限度。这意味着通过监测用户行为来分析用户偏好、生成精准用户画像的做法将受到极大限制。在过去,通过平台精准标签和用户行为将很难实现精准投放。
旧版微信和新版微信关闭个性化推送的目录位置。
02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企业的数据采集、管理和使用如何调整?1.所有数据收集渠道都需要添加隐私政策声明。
隐私政策必须添加在用户注册表格的末尾,说明数据的用途。如果数据的使用有合作伙伴,则需要声明将授权第三方使用;如果数据存储服务器在国外,则需要用户的许可,允许数据存储在国外。如果数据量过大,建议考虑国内存储管理。
2.第三方收集的数据应获得授权第三方的许可。
比如从赞助活动中获取的客户数据,需要活动主办方获得客户的许可,授权第三方使用。
3.建立和优化营销数据库,集中管理所有客户数据,实时管理所有渠道用户的授权和退订管理,保留所有授权信息的证据。
4.官网/APP/小程序/微网站收集的用户行为,应当有明确的说明和约定,不能过度收集。
5.注意个人隐私比较模糊的地方,比如活动现场照片的使用。
03个人信息受立法保护,如何调整B2B数字营销策略?1.重视内容营销的价值,依靠价值内容获得客户的青睐。
2.私有领域的运作变得更加重要。
《个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大型互联网平台有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义务。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已经开始对用户订单数据进行脱敏导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无法获得用户的个人信息,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过去的一些营销手段。比如根据手机号识别不同平台的同一用户。
新规的出现,加剧了平台数据围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私有域联系人来构建自己的用户资产。新规下企业加强私有领域运营是必然趋势。
3.发掘现有客户的价值。
(本文首发于V公司:DigitalMarketingClub,部分素材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