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群
中国银行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都在寻求转型升级。为实体经济“输血”的银行业也不例外,其出发点之一就是商业互联网。
2015年之前,银行互联网虽然辉煌,甚至成立了几十家直销银行,但一直没有大规模发展。一些处于网络金融转型初级阶段的商业银行缺乏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爆发点,未能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银行服务模式。
但是,“传统银行发展互联网业务有先天优势。银行在其专业的风控模型下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并对经济周期和企业经营的变化进行了多年的分析和实践;同时,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使得大量的线上线下数据得以整合和积累,也使得银行能够进行更好的风险评估,升级传统的风险评估模型。”广发银行副行长王兵表示,广发银行选择消费金融作为网络金融转型的突破口,积极进行战略布局,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
优质客户迁移
随着国内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关金融场景的逐步完善,国内居民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银行业电子银行替代率为72%,预计2016年将达到82%。随着P2P等互联网金融机构风险的频繁暴露,客户对互联网银行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意愿日益增强。另一方面,随着阿里巴巴的网商银行、腾讯的微众银行、百信银行等新兴银行的进入,以及传统银行积极进入互联网银行领域,互联网银行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
实践表明,越是优质客户(高端客户、白领、潜在年轻客户等。),因为他们拥有的电子工具越多,就越倾向于尽量不去实体网点办理业务。如何为优质客户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
作为首批向网络金融转型的商业银行,广发银行顺应网络金融发展趋势,于2013年5月率先将网络金融提升为全行战略,并将其列为与小额贷款、零售金融、金融市场业务“四轮驱动”的战略业务。同时加快与第三方机构、互联网公司等各方的全方位合作。同年10月,对原电子银行部的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进行调整,成立网络金融部。
组织架构和目标一旦确定,创新的优势就逐渐显现。广发银行随后推出了网络金融的子品牌——“智能无国界的网络金融”、金融网上销售平台()和“省钱神器”月光宝盒App。2015年6月,广发银行正式推出自建直销银行产品——广发米优直销银行,围绕“开放、共享、低门槛”的普惠金融理念,进一步积极探索网上销售金融产品的种类和形式,进一步推进了该行的网络金融战略。
广发银行将进一步打破固有壁垒,构建以“互联网+的存、贷、汇、信息中介”为主体的“泛金融”服务平台体系,其中“米优”直销银行是广发银行着力打造的“泛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基于智能手机和PC,提供在线金融产品信息发布和管理、交易资金结算等金融服务。目前有“智能存款”、“广发盈”、“易发宝”等多种产品,具有门槛低、收益稳定、流动性强的特点,客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轻松实现财富增值。
广发银行网络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客户要分群分层,银行需要有客户群的概念,加上渠道和产品,形成铁三角。整体来看,银行会朝着为客户提供更多便利的方向发展,会将碎片化、无缝化的金融服务嵌入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实现了这样一个基础支撑,网络金融才能在未来发挥作用,从特色业务成为支柱业务。
消费金融转型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快速变化。其中,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三季度GDP增速为6.9%,自2009年一季度以来首次跌破7%。前三季度累计增长6.9%,其中消费拉动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消费对GDP的累计同比贡献率为58.4%,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51.2%。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继续小幅走强,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至11%。“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明确提出“消费要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努力扩大居民消费”。近年来,广发银行将“消费金融”作为网络金融战略转型的核心,正在构建以消费信贷和支付结算为主体,代理业务和资金存管为配套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产品体系。2014年,广发银行推出国内首款消费金融APP——“月光宝盒”。今年,广发银行在“月光宝盒”中植入了线上消费信用贷款功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有迫切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小额消费信用贷款。
消费金融市场可谓百舸争流。除了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消费金融公司和电商平台也有涉及。
2009年,中国宣布消费金融试点。2010年,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成立。2013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新增10个城市。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将16个城市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目前已有近20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但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尚未正式开展业务。2013年以来,阿里、JD.COM、苏宁等电商平台纷纷涉足信用消费金融领域,并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金融产品丰富,但与日常生活场景结合度低,是商业银行相对于互联网公司的主要劣势之一。”王兵说,为了补齐这个“短板”,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选择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搭建“低进入成本”、“更多消费优惠”的销售消费平台,打造消费场景,植入消费金融服务,从而促进业务发展。广发银行选择为中小电子商户搭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提供具有广发特色的消费金融服务。
目前,我国中小电商企业总数超过3000万家,只有10%的电商企业具备线上运营能力。广发银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可为创意园、科技园、大型生活园、自贸区等集聚区的中小电商商户提供包括账户体系建设、网上支付渠道、资金监管、账户资金变现等综合金融服务,成为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的综合供应商。
在这一思路下,广发银行为长沙兰斯科技园定制开发的“无限城市”APP,可以为园区商户和居民提供在线支付、外卖下单等移动消费金融服务。其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园区服务中心由于营业空间有限,无法应对下班高峰期的集中消费,导致商家接单结算能力不足的问题。
未来,广发银行将与企业、电商、网站开展跨界合作,进一步丰富线上消费场景。一方面会通过让利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实惠;另一方面,通过消费场景与支付、信贷等消费金融功能的融合,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消费金融即将进入全面提速的发展阶段."王兵表示,消费金融为商业银行加快网络金融转型进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遇。商业银行要把消费金融作为网络金融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努力实现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升级,推动网络金融转型取得更大成效。
探索跨境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在《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表示,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和产业链。跨界合作正孕育着无限的创新可能。
“未来互联网和金融的发展必然是紧密结合的。如果离开互联网,我觉得金融是没有办法走下去的。如果没有新的技术替代互联网,未来的金融可能都是这种互联网金融。”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范说。
据了解,广发银行正积极与互联网公司等市场主体开展跨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建立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和产业链。记者了解到,广发银行先后与阿里、百度、网易、电信运营商等拥有大量客户的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也在积极深入接触各产业园区、垂直电商、大学校园的代表性企业或单位,希望找到双赢的商业合作模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智慧金融的理念,通过更加智能和创新的手段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打破固有壁垒,拓展服务渠道, 并为客户提供‘无国界’的智能金融服务。"广发银行网络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发银行将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优化整合作用,扎实推进业务创新转型,为更高效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