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海安石化 | 型号 | 不限 |
产品名称 | 吐温 | 主要成分 | 吐温 |
类型 | 油性 | 主要用途 | 表面活性剂 |
活性物含量 | 99% | 外观 | 粉末 |
气味 | 无 | PH值 | 8 |
溶解性 | 优 | 产品储运 | 密封 |
包装规格 | 25 | 厂家 | 未知 |
抚顺回收表面活性剂 本溪回收过期库存二手处理SDS。
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
1917 年,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了烷基萘磺酸盐,具有较强的润湿性及发泡能力,但由于烷基链偏短,去污能力差,不适于洗涤。
此后,德国人 B?hme 开发了蓖麻油脂肪酸丁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润湿性优良,去污功能仍不理想。
1928 年,Bertsch 等人用脂肪醇进行化,制得了种合成的洗涤活性物——脂肪醇盐,但由于制作成本太高而未能大规模生产。
随后,德国 Hydrierwerke AG 公司从天然鲸鱼油制得了质量较好的油醇和十八醇,之后又推广到十六醇和十二醇。
随着“脂肪酸酯高压加氢还原制备脂肪醇”工艺的开发,脂肪醇的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实现了脂肪醇盐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用脂肪醇盐制成的洗涤产品开始出现于市场,如德国 Henkel 公司于 1932 年推出的 Fewa 牌、美国 PG 公司于 1933 年推出的 Dreft 牌等。
以天然油脂为原料制成的表面活性剂种类也不断扩充,1929 年出现了 Igepon 类的脂肪酸缩合物,20 世纪 30 年代诞生了脂肪醇、脂肪酸、脂肪胺的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产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BS(支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技术开发成功,成为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物。产品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但不易被微生物降解。
随后,开发了易生物降解的LAS(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并很快取代了ABS,成为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物。迄今为止,LAS 仍是世界上产量的单一表面活性剂品种。
*以 LAS 取代 ABS 也是人类历史上为了环境安全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的先例。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成本下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品种和产量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作为织物柔软剂、抗菌剂、抗静电剂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