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型号:/
我们在空气消毒用臭氧发生器的使用上建议: 空气消毒用臭氧发生器的安装。分体或移动式放在单独空间中,一般要放置高处,因为臭氧比重在空气中较大,易下降,放置高处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臭氧的散播;在空间相对封闭的,如空气自循环的无菌室、洁净室和特殊要求空间,建议采用在闭路空气循环系统中,加装臭氧发生装置,如组装在空调机组、安装在总送风道或总回风道中,在达到设定消毒时间后,使用活性炭吸附或催化剂还原进行空气消毒灭菌,这样既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使工作人员不必离开工作环境。目前该项技术在制药行业无菌室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和成熟,主要工作流程如下:空压机—制氧机—臭氧发生装置—空调总送风管—各消毒净化区。
空气消毒用臭氧发生装置的选用计算。利用臭氧消毒需要至少要达到阀值浓度,发生浓度低于阀值浓度,是达不到灭菌效果的,而浓度过高会造成运行成本增加,所以应该计算选用合适范围的发生浓度的臭氧发生装置。
湿度适当。臭氧的灭菌效果在湿度为70-80%条件下效果最理想,在湿度低于45%时效果较差,所以一般使用中,特别是制药车间无菌室、病房等使用应注意在环境中适当增加湿度。
臭氧浓度。应用臭氧进行空气消毒时应注意:臭氧的杀菌效果K为臭氧实际浓度C与作用时间T的乘积即K=C×T,而臭氧实际浓度C为达到杀菌阀值浓度Cmin时,即使延长时间,在实际运行中,恐怕也是没有杀菌效果的。臭氧用作空气消毒应按不同应用空间、不同的杀菌消毒目的,而配置不同的臭氧产量和臭氧发生浓度的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浓度是指以自然扩散方式的按固定体积内30分钟的浓度计,单位为mg/m3,臭氧产量是由臭氧发生浓度与时间累积计算出来的,臭氧产量、臭氧发生浓度是最基本的参数标准。所以以空气消毒为目的的臭氧消毒产品应标注消毒浓度与消毒时间指标。还有两个通用指标,即应用空间的臭氧安全指标和产品使用寿命指标等,也是需要向使用者注明的。如一般的除味、除臭等,浓度掌握一般不超过0.05ppm。如果用于室内灭菌消毒则一般掌握在0.1-1ppm;物体表面或病房区一般需要浓度都较高。
空气消毒型臭氧发生器选型。由于臭氧只能就地生产,目前最经济也是技术成熟的产生臭氧的方式为电晕放电,而用于空气消毒用臭氧发生器多是使用陶瓷片高频放电的模式,它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运行费用低及调节灵活等优点。
臭氧消毒在医院其他领域的应用 高浓度臭氧水消毒: 臭氧用于饮用水、污水消毒的同时,还可以制成高浓度臭氧消毒水,对蔬菜、瓜果、食品用具、手和其他物品清洗、消毒。在日本,使用高浓度臭氧消毒水已经成为消毒领域的重点,特别是,在1996年夏季,病原型大肠杆菌0517爆发性感染事件中,以前使用的次氯酸钠、乙醇、乙酸等杀菌剂,在长期的100-300ppm浓度下,致使大肠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产生极强的抗药菌变异,而作用机理完全不同的高浓度臭氧消毒水对此却十分有效。而在日本的医疗卫生系统,抗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也成为严重的问题,使用高浓度臭氧水进行医疗人员洗手以及医疗器械消毒的解决办法受到了重视。
在对医护人员清洗手指附着菌去除,供试菌体为抗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比组采用消毒用乙醇,MK212。对清洗后排水鉴定杀菌效果和排水二次污染,排水中菌数,对照组104,臭氧水仅为101。证明臭氧水杀菌效果明显,而且对外界没有造成二次细菌污染。
使用臭氧水消毒灭菌,是极其有效和安全的。对于一般细菌,1mg/L臭氧水已经足以杀死。而对于病毒的灭活,我们建议应使用高浓度臭氧水。
臭氧水除了对试验中所使用的供试细菌、病毒,还可以对诸如亲脂性病毒和亲水性病毒(包括甲肝HAV、乙肝HBV、丙肝HCV以及艾滋病毒HIV),绿脓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属,军团菌属,产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阿米巴原虫,人致病性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属)等等。
臭氧对物品表面消毒: 臭氧对物品表面的微生物也同样具有杀灭效果,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对餐具、玩具、器皿、医疗器具等进行消毒、灭菌,现在市场上的臭氧消毒柜,臭氧可弥漫在器具周围进行杀菌,耗电少,杀菌效果显著,弥补了高温高压蒸汽、红外线和紫外线消毒柜的不足。如对无菌室、洁净室、医院的工作服的消毒处理,传统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后棉质衣料会由白变黄,多次灭菌后,衣服纤维变脆而脱落。直接影响衣服的寿命和无菌室、洁净室的洁净度,而现在的绸质工作服更不宜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而采用臭氧消毒处理,它对衣料的损伤程度较低,而且无任何残留、印痕和异味,并且较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的消毒效果相同或略好,试验中,对无菌工作服的试验用人为污染菌群,总体杀灭率≥95%。